第A05版:教育周刊

用镜头记录无锡、当“企业经理人”、做山里孩子的老师

锡城00后暑期个性生长

  这个暑假,“00后”小将接连登上奥运会舞台崭露头角,同是“00后”的大学生们在关注奥运会的同时也有自己为之奋斗的方向。他们走出大学校园,走上街头记录锡城故事,全力以赴备战大赛提升专业实践能力,远赴贵州从江成为山区孩子们最喜爱的老师……成长,也能有多种方式。

  敢闯敢为 用镜头记录真实的无锡

  无锡小伙朱宇凌是一名大三学生,也是位摄影爱好者,这个暑假,他给自己敲定的活动是街拍。南禅寺、三阳广场、惠山古镇等地方都能看到朱宇凌举着相机的身影,“人流量大,更方便拍出感觉,拍出真实。”朱宇凌说。

  三脚架、挡光板、相机……虽是街拍,朱宇凌一行人的装备也是一件不落。街拍时,他倾向于挑选走路时不紧不慢或者和朋友有说有笑的年轻人进行拍摄。“如果行色匆匆,看上去有急事,上去打扰人家肯定不合适。无锡街拍很少见,年轻人接受新事物较快,请他们进行拍摄一般不会被拒绝。”

  “被邀请的人看见一堆人拿着专业器具突然凑过来,大多都感到意外。有一点很好玩,他们开口的第一句话大多是,哎?你在说我吗?然后环顾四周确定这一点。”朱宇凌回忆起街拍之旅说道。每次拍摄时间大概在十几分钟到一个小时,团队还会提供修图服务,全部免费。“我们街拍是出于兴趣爱好,不是为了商业盈利。”朱宇凌表示街拍收获的是快乐,跟各种各样人去沟通,去交流,然后了解他们身上的故事也是一种乐趣。

  最初,朱宇凌摄影是为了记录生活中美好的瞬间。为了拍一个好看的日出早起,他会从校门口骑车七公里去市郊。“带着相机和设备行走穿梭在不知名的山林小道中,露宿在湖畔等待着朝阳的升起,这是大自然和无修饰的光影赐予我们最美妙的事。”朱宇凌说,未来他想把祖国的大好河山都记录在自己的相机中。

  朱宇凌不仅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他还通过自己擅长的绘画广交朋友。“朋友生日时,我就喜欢送一副自己的作品,可能是对方喜欢的游戏角色、动漫人物或是自己的画像。看到作品被许多人认可,自己会很满足。”通过兴趣爱好,朱宇凌和一群志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让生活变得热闹起来。他还有尝试学习乐器的打算,再认识一些新的朋友,走进不一样的领域。

  转换角色 这个暑假她成了“企业经理人”

  无锡姑娘张子欣如今是扬州大学大三学生,这个暑假她通过选拔进入了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张子欣告诉记者,团队将项目选题定为“防辐射有机玻璃”。

  张子欣大学学的是财务管理专业,因此在比赛中负责商业企划、评估和答辩部分。为了高质量完成自己的任务,张子欣进行了详细规划,涉及市场分析、营收预测、商业模式、股权结构、融资比例等方面。在会议室反复修改计划书和PPT、不断地练习主讲答辩是她暑期生活的常态。由于任务量较多,张子欣经常工作到深夜,只为获得更加精准的数据。

  虽然任务繁重,但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陪伴下,她觉得忙碌而充实。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她反复打磨、推敲每一个细节,弥补漏洞。“每次我觉得累的时候,看到老师们还在计划书上帮我们认真地进行批注,我就又有了动力,继续完成手中的活。”张子欣笑言,当一群人为了同一个目标前进时,工作时的疲惫都减轻了许多。

  “我不仅仅为了自己而战斗,更是为了团队的荣誉!”张子欣告诉记者,她在完成任务时会“摆脱”学生的身份,将自己代入到企业经理人的角色中,做到全身心投入其中。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做好自己板块的每一个部分,充当团队的螺丝钉,将自己的力量贡献给团队,这就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张子欣也希望,他们最终能获得好成绩,让这个假期充实而有意义。

  不为“功成名就” 要让孩子们快乐地学

  7月19日,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大二学生朱程辉和江南大学“心手相牵”推普实践团一起来到了贵州省从江县洛香镇独洞村,开始了12天的普通话推广支教。

  抵达独洞村后,朱程辉和团队调研了当地普通话推广的情况,将学生分成了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这边孩子大多说侗语,普通话说得不是很规范,我们开展了针对性的培训、朗诵和阅读课程。”通过支教,朱程辉感觉到教书比想象中更难,从前他学的都是教育方法,如今则要学会应用实践。他也因此对教师职业更加向往。

  短短12天的支教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一堂手工课后,一个男孩将树叶贴成了爱心和“朱程辉”三个字,送给了朱程辉。“接到礼物那一刻我忍住了没哭,但中午一些叶子掉了,他特意跑来送给我一幅新的,我就哭出来了。”朱程辉说,这一刻他突然觉得自己的支教是有意义的,他们给当地孩子带去了一些美好的记忆。不仅孩子很淳朴,村民们也是如此。独洞村的每户村民都曾把自己做的食品塞给团队成员们,在其他村的喊天节、新米节上,初来乍到的支教团也得到了村民十分热情的招待。

  “功成名就不是目的。”这是朱程辉在支教第一天发的朋友圈。他说,这句《稻香》的歌词最能体现自己的心境,他们没有太功利的目的,只想让孩子们快乐地学并且有所收获。支教注定辛苦,唯一的浴室给了女生,团队的男生们就在水龙头边洗冷水澡。“队伍里很多同学不会做饭,现在都能简单地做几道菜,生活自理能力直线上升了。”朱程辉笑言。

  江大人文学院团委书记赵丽敏介绍团队12个人中有10名“00后”,这些孩子给她带来了惊喜:“这次支教是我经历过的条件最艰苦的一次,但是这些孩子每天都乐在其中。他们有主张有个性,也会耐心体贴人,更能做大山里孩子们最喜爱的老师。”

  (杨涵、吕姝慧、实习生 沈可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