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一位58岁的阿姨出现在奥运乒乓球赛场,她的对面则是17岁的韩国选手。两人相差41岁,两辈人同台竞技的场面构成了赛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其实,赛场之外的日常生活中,有不少老年人对体育的热爱不比年轻人少,他们享受运动的时光,不求关注、无谓荣誉,每天过得很充实。
阿姨辈奥运选手享受打球的时光
这位参加奥运的乒乓老将名叫倪夏莲,今年已经58岁,她是奥运乒乓球史上年纪最大的参赛者。此次去东京,是她代表卢森堡的第五次奥运征程。
倪夏莲曾是我国的乒乓选手,1983年与队友合作取得第37届世乒赛混双冠军。从国家队退役后,她远嫁卢森堡,继续从事自己热爱的乒乓运动。37岁时首次参加了悉尼奥运会,之后,接连5次登上奥运舞台。
虽然随着年龄增长,在体力上很难和年轻人较量,也越来越难取得优异成绩。但她总也无法割舍对乒乓的热爱,她开玩笑说“不会让任何一个乒乓高手在她这里轻松好过。”2015年,52岁的她以4比3击败了风头正劲的福原爱;2017年奥地利乒乓球公开赛女单首轮中,她苦战7局战胜19岁的日本削球手桥本穗花。那场比赛耗时1小时33分42秒,创造了现代乒乓球史上耗时最长的世界纪录。此次东京奥运会,她对战韩国17岁的天才小将申裕斌,最后坚持66分钟苦战7局以3比4惜败对手。落败后她受访表示,输赢、晋级、胜负从不是她参加奥运的主因。她很享受现在的状态,很享受打球的时光,每天都过得很开心很充实。
运动让老人收获健康快乐
67岁的郁建萍是梁溪区凤之韵柔力球队队长。退休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柔力球运动,11年来坚持不懈,收获了健康和快乐。
“在看似轻松自在的柔力球练习中,眼、手、颈、肩、腰、腿等都能得到全面的锻炼。”郁建萍告诉记者,她练习一个月后,发现原本经常酸痛的颈椎不疼了。于是她开始带着附近的同伴一起在金太湖广场锻炼。每天7点半至9点半,大家比上班还准时。最初12个人,现在团队已发展到50多人,年龄最大的75岁。有的队员甚至从东绛、堰桥赶过来。队员们也表示,他们练着练着血压正常了、尿糖指数下降了,精神头好多了。柔力球还激发出银发族的自身价值。这些年来,他们这支队伍已多次参加省市甚至全国的比赛,获得不少奖项。在很多大型会演、活动中挥洒激情展示风采。
84岁的王悟深7月27日在朋友圈晒出他的跑步记录:2小时51分跑了25.97公里。配文“细雨蒙蒙,7月第一次跑半马”。平时的他也没闲着,隔三岔五就会跑个十几公里,6月骑行50多公里。四五月份又去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玩了一大圈。
退休后他一直坚持跑步健身,至今已跑了50多个马拉松。他精神矍铄肌肉紧实,血压血脂常年保持在正常范围内。2009年他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后,别人以为他再也不能跑步了。但两个多月后他又开始跑步,当年还参加了两次马拉松比赛。王悟深说,运动让我有动力去克服畏惧心理,去尝试去坚持自己喜欢的事。
让体育的正能量影响更多老年人
“体育让退休后的老人找到一个重新融入集体、社会的方式。”无锡市老年人体协秘书长王春华说,拳、剑、操等集体项目让老年人聚在一起,有了无穷无尽的话题,学习动作、编排队形、参加比赛,大家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棋牌类项目让老人们既动脑又增添乐趣,选手运筹帷幄、统领全局,观战的群体也纷纷融入指点一二;桌上冰壶球等新项目,吸引了一些喜欢尝鲜的老人,定时聚到场地锻炼身体,同时锻炼脑力,把运动融入生活中。
联合国在《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中,把“独立、参与、照顾、自我实现、尊严”作为解决老龄化问题的行动原则。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老年人的精神世界里,体育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类体育比赛和全国各地体协组织的体育活动让老年人们聚在一起,本着积极文明向上团结和谐的原则,让身体更健康的同时打造了一个老年人社交的平台,让体育的正能量影响更多的老年人,给他们带来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心态、热闹的生活。(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