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育周刊

锡城初一学子赴大凉山体验生活

  “上山的钢管梯是悬空的,很高很长,走的时候我胆战心惊,而当地村民却是习以为常了,孩子们上下学都需要经过这段路。”无锡市河埒中学初一(13)班学生张迪威回忆起自己前些日子的四川大凉山之行,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上山时所爬的钢管梯。暑假伊始,张迪威跟着父亲前往大凉山,把自己准备的衣物等物资亲手交给了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的孩子们手中。

  在这次大凉山之行前,张迪威对大凉山的印象来自于新闻报道和书中文字,“听到爸爸提议与相识的朋友组团去大凉山,我也下定决心跟着前去,想体验当地生活,更想帮助那群孩子们。”张迪威说。

  经过长时间的跋涉,张迪威一行人抵达了大凉山。记者了解到,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又被称作“悬崖村”,过去村民需要靠悬挂在绝壁上的藤梯出行,如今藤梯已经改善为安全、稳固的钢梯。但即便是钢梯,张迪威仍然爬得小心翼翼、步步维艰。“那段钢管梯我爬了3个小时,有一段路甚至四肢并用才得以前行。”张迪威笑言,自己的恐高症在这里被治好了。

  张迪威接触最多的是村中的孩子们。他给年龄稍大的伙伴送去了经典名著,给其余孩子们送去了各色吃食。“从前我都是和妈妈一起把衣物等放进捐赠箱,这次能面对面交到他们手里,感觉很不一样。”张迪威说,与当地小伙伴在山间玩耍时,有个孩子在山野间捡到一副墨镜,如获至宝的神情深深触动了他。村民住的都是老土房,有热心村民给了张迪威他们帐篷,于是一行人就在村民家门口的空地上休息。当晚,张迪威戴着户外头灯,与一名孩子席地而坐,玩起了扑克牌,“村中小伙伴接触到的世界太小了,他们对扑克牌上的花纹都兴趣满满,希望未来这群孩子都有机会走出大山。”

  在大凉山,张迪威还和彝族小孩某化伍力成了好朋友。某化伍力10岁的姐姐已经很懂事地帮父亲做很多事了,这件事对张迪威产生了积极影响。张迪威的父亲告诉记者,回到家后,孩子做家务都变得积极起来,还多次去社区参加志愿者活动。“让他加入大凉山之行就是想让他能够学习到吃苦耐劳的精神,如今看到孩子的变化,我们更觉得不虚此行。”张迪威父亲说,作为家长,他们就是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心、善良的人。“大凉山的孩子们应该被更多人知道,他们需要更多的爱心与帮助。”回家后,张迪威把这段经历写进了备忘录分享在了班级群,他的班主任赵一期待着张迪威开学后将他的经历分享给更多学生。

  (吕姝慧、实习生 李桢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