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守住疫情防控“最后一厘米”

  □石洪萍

  社区是所有市民的落脚地,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阵地。经过近一个月的连续作战,少数社区的疫情防控出现了“松松劲、歇歇脚”的苗头,有的社区带“伤”运行,防控工作流于形式。当前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时期,千万不能有厌战情绪和麻痹大意心理,还是要从严从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特别是要抓紧补短、堵住社区疫情防控的漏洞,守住疫情防控“最后一厘米”,守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7月20日以来,我市疫情防控措施全面升级,居民小区缩减了出入口,加强了入口检查,广大居民也比较配合。但连日运转下来,少数社区防控工作出现了松劲现象。在人员配备上,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可以依托安保人员进行入口检查,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则发动了小区党员志愿者和外来单位志愿者加入防控行列,志愿者年龄偏大、志愿服务时间不固定等使得防控质量存在较大弹性,有的人在岗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简单测个温就放行了。在设施保障上,有一些小区配备了自动测温仪,更多的小区则要靠人工测温,测温设备损坏、反应慢、误差大等情况不在少数。

  疫情防控网由横线、纵线交织而成,一方面要横向做好卡口检查、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医疗救治等工作,另一方面也要纵向做好从市、区到街道、社区的层层防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放过“最后一厘米”,才能把防控网织得又密又牢。疫情尚未消除,防控措施就不能松弛,一些短板、漏洞应尽快补上。在社区防控“最后一厘米”方面,应高度重视老旧小区的人员配备问题。有一个老新村住着300多户居民,但是卡口人员仅8人,都是村里的老年党员志愿者,长时间站立工作身体吃不消。对这样的老小区,在志愿者安排上应予以倾斜,下转第2版>>>

  

  守住疫情防控“最后一厘米”

  上接第1版>>>并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同时要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就餐、饮用水服务。设施保障是疫情防控的基础性工作,街道、社区应做好测温设备的检查更新工作,确保所有设备好用、管用,环境消杀设备和药水也要充足供应。

  每一个市民都是一道关口,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市民的积极配合。除了在疫苗接种上做到应种尽种,共同构筑免疫屏障,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要求。进入小区时佩戴好口罩、主动出示健康码行程卡、接受测温,减轻工作人员负担。不聚集、少聚餐、保持社交距离,一起做可靠的守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