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太湖周刊

无锡历史文化街区迎来更新迭代

  “抓住暑假的尾巴,带孩子到南长街打卡红色地标,虽然受疫情影响游船停了有些遗憾,但吃到了‘清名桥’文创雪糕。无锡的老街真的越来越棒了!”小学老师杨晓虹发在朋友圈的一席话,道出了众多无锡人的心声。富含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街区是看得见的“城市年轮”。古镇老街的保护更新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但在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街区过度“景点化”、商业过于“同质化”、历史风貌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存在矛盾等复杂问题。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从物质形态的更新转化为文化内容的升级?无锡正在实践中寻找答案。

  千年才巷,从“老大难”到“打卡地”

  夜幕降临,小娄巷里长达27米的高墙“铺展”成一幅巨型画卷,敦煌莫高窟的佛像近在眼前,栩栩如生;《清明上河图》中的舟船车马、市井人物“动”了起来……7月,小娄巷的幻境光影秀甫一登场,便吸粉无数。“这是街区品质提升的一个缩影。”无锡益田小娄巷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海光表示,小娄巷开街两年来,着眼于挖掘和放大“千年才巷”的内涵,商业定位不断提升,引进的业态充分考虑跟整个街区文化属性的匹配度,优选代表品质生活的店铺,而街区的提升,也带动了片区城市功能的提升以及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的改善。于是,到小娄巷喝咖啡、品美食,跟朋友小聚,成为很多人的休闲新选择。

  由于种种原因,小娄巷的建设曾遇到不少难题。而今,小娄巷在开街两年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出租率98%、年游客量300余万人次、年营业额6000余万元。时尚品质的文化休闲氛围以及牡丹节、状元节等特色文化活动都是助力小娄巷成为网红“打卡地”的重要因素。梁溪经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东透露,小娄巷二期规划方案现已通过审批,范围涉及原无锡市公安局地块和原喜洋洋酒店地块。二期将以一期为中轴线,呈现现代与传统的对撞,区别于崇安寺景区,充分融合本地元素,使其成为具有一定集聚度、更加开放的街区,更好地融入中山路商圈,为公众带来更多新的文化体验。

  错位发展,深挖用活文化资源

  “江南水乡好看,水景速写难画。”这个暑假,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学院的学生小杨,走进荡口古镇写生。写生基地、咖啡文化节、“剧本杀”、艺术展、实景演出……荡口古镇变得越来越文艺。荡口古镇是国家AAAA级景区,但古镇一度出现了文化吸引力减弱、游客人次增长乏力等状况。在产业升级、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荡口古镇也揭开了二次发展序幕。据锡山文商旅公司方面介绍,荡口古镇在转型过程中,将充分依托古镇原生态的渡口、驿站、义庄等与众不同的建筑风貌,结合环形水系的特色优势,设计游览动线、活化提升展馆,打造以互动体验为主的无边界展馆,让文化走出展馆、走进街区、走入生活。

  无锡的清名桥、惠山古镇、小娄巷、荣巷、荡口古镇五大历史文化街区,各具特色,文物资源集聚,是一个个待深度锻造的文化IP。无锡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已经告别了单纯保护历史建筑的初级阶段,步入提升文化内容,活化建筑,融入和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时期。深挖用活街区的文化资源,避免千街一面,使其错位发展,有利于凸显城市个性,增加城市活力和吸引力。无锡文保专家夏刚草指出,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应将其特色做大做强。据悉,惠山古镇二期项目中,将修复李阁学祠、唐襄文公祠、紫阳书院等祠堂,与园林文化相映生辉;荣巷古镇修缮、改造、提升一批老建筑,努力讲好民族工商业的故事。

  延续传统,重塑当代文化

  行走一条街,看遍一座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重在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当代文化的重塑。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做出了典范,街区集城市肌理还原、文化传承创新、商业复原为一体,在古今交融中,成为独具特色的城市核心商圈。百草园书店南长街店开业至今已有六年,店主刘石峰深感街区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书店的粉丝群也在不断壮大。江苏古运河公司总经理陈旭民透露,今年上半年,向阳路、金钩桥路两路的贯通,打通了古运河片区的“任督二脉”,未来,街区将形成清名桥、伯渎桥、古窑桥三桥环绕的新格局。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蔡红梅表示,街区将抓住城市更新的政策契机,主动谋划、作为、创新,以城市更新为抓手,通过开发模式的转变来推动古运河整体战略转型,建设运河高品质文化生活服务圈。

  近日,梅里古镇传出喜讯,继薛燕戏曲工作室落户古镇后,赵氏工坊、国韵文化、桑蚕文化馆三家文化工作室在古镇揭牌,探索传统与时尚融合共生、文化和旅游彼此促就的古镇未来之路。保护古镇街区的意义之一,是保留城市记忆,这就需要在保护文物的基础上,把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也纳入保护利用范围,彰显和传承街区的文化价值。当下,无锡的古镇街区正在经历不同程度的活化迭代,进度有快有慢,在新一轮的城市更新中,期待这些“城市年轮”被激发出更大活力,绽放出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芒,为历史文化名城做出重要支撑。

  (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