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在哪里?在那四面环水的胜地,春天的菱花洒满河面,盛夏的知了响彻岸边的柳堤,深秋的田埂,鸣虫唤我晨曦赴约,隆冬前夜,憧憬年夜饭的丰盛欢愉……”
你可能很难想象,这首文采飞扬的思乡诗作者竟然是一位我国首屈一指的卫星专家,他就是徐福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
这位曾经创造过中国航天史奇迹,实现了第一次成功抢救卫星壮举的老科学家,身肩多颗卫星工程总师的重任。今年2月,他作为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童年
汤家桥的记忆
循着徐福祥那首《根在哪里?》,今年中伏的一个上午,记者驱车来到其位于江阴的老家——徐霞客镇钓岐村汤家桥,这是坐落于江阴大道旁的一个绿荫环绕的小村落,有着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回乡探亲的徐福祥正在村口和他儿时的玩伴纳凉唠家常。或许是因为早早就“预习”过徐福祥的很多资料,我们很容易就从村口聚在一起聊天的老汉中分辨出那位最有书卷气的长者。
“这位是我的堂弟。”刚见面,徐福祥便介绍起一同聊天的乡亲。说实话,眼前这位我国空间技术领域的老科学家,没有一点架子,更像是家中一位寻常长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1943年8月16日,已经有了两个女儿的汤家桥徐嘉桐家,终于盼来了一个男孩,父母给他取名“福祥”,希望这个孩子能给清贫的家庭带来“祥瑞”和“福气”。
自打徐福祥记事起,他在乡间的生活就一直与祖母相伴。原来,为了给这个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徐福祥的父母在他4岁那年就前往大上海谋取营生,父亲徐嘉桐在码头卖苦力,母亲张桂仙在一家纱厂当纱织工。
在徐福祥的童年记忆中,汤家桥的生活是美好的。即使是乡间劳作,也充满了无忧无虑的快乐,因为在那背后,映衬着祖母慈祥的脸庞,包含着老人家对孙辈最质朴的慈爱。
“苏清华校长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位贵人。”说起幼年的求学经历,徐福祥记忆犹新,“汤家桥小学小得可怜,所有学生只能挤在一间教室里上课。”但正是这样的“混班制”教育让徐福祥上到二年级时,就已经旁听完了初小的全部课程。而聪慧过人的徐福祥,也引起了校长苏清华的注意。
没过多久,远在上海的徐嘉桐收到了苏清华校长的亲笔信,希望徐嘉桐能将小福祥接去上海求学。正是这一封信,成就了徐福祥人生中的第一次转折——走出汤家桥去到大上海。
1952年,随着火车的轰鸣,熟悉的汤家桥以及无忧的童年,都在徐福祥的身后渐渐远去……另一边,上海市普陀区潘家湾附近的兴民小学,即将迎来一位特殊的“哑巴学生”。
求学
“哑巴学生”被保送复旦
徐福祥咋就成了“哑巴学生”?原来,由于不会说上海方言,生怕受到同学欺负,徐福祥在新学校里一声不吭。但让老师们惊奇的是,这个新转学而来的“哑巴学生”,学习倒是相当出色。“这就要感谢在江阴乡下‘混班制’的上课方式了,虽然我听不懂老师的方言,但老师板书的题目,我一看,都学过。”徐福祥说,为了尽快度过语言关,他回家就跟着姐姐学,平时用心听记,“只过了一个学期,我这个‘哑巴生’就开口说话了。”此后的三年,他不仅是班里的中队长、学习委员,还当上了学校的少先队副队长。
后来,徐福祥顺利考入上海市五一中学。上中学后,离家更远了,从家到学校步行需要一个多小时,虽然有一班电车,但为了省下六分钱的车费,徐福祥宁愿每天步行上学。“步行省下来的钱不仅可以买作业簿,还让我发现了一个大宝藏。”徐福祥所说的“大宝藏”,其实是当时上海长寿路上的一家新华书店。书店里有一位五六十岁的老先生,看到他这样好学的孩子,非常喜欢,还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张书桌。就这样,从初一到初三,徐福祥几乎每天都要到这里看书、抄题、做题。
1958年的春天,门门功课稳拿第一的徐福祥已经被学校定为保送对象,不需要再参加中考。这时,发生了一段有趣的小插曲,几位老师竟然为他的去向争执不休。语文老师说“这孩子的文学功底不错”,应当保送华东师范大学深造中文;数学老师却坚持“这是学理的好苗子”,理当保送上海交大或者同济;而美术老师据理力争,“素描都能在全国大赛上获奖”,浙江美专才是首选。最终,这位全校第一的优等生,被一致决定保送当时正积极探索综合大学之路的复旦大学。
然而,徐福祥的大学之路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平坦。捉襟见肘的生活窘境,让母亲张桂仙想让儿子到申新九厂的技工学校读书,早些为家庭分忧。这时,徐福祥人生中的又一位“贵人”出现了,他就是班主任朱晓亭。朱老师数次登门,苦口婆心地劝慰张桂仙。终于,徐福祥的保送升学得到了母亲的认可。
1958年8月,徐福祥踏入复旦校园,那一年,他15岁。
出于对理科的偏爱,从预科直升大学本部时,徐福祥选择了物理系的无线电专业。在此期间,他跟随复旦大学计算机研究室的老师,共同研制出了学校的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965年1月,21岁的徐福祥顺利完成学业并留校任教。
救星
三根磁棒揽“风云”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中国拉开了进军太空的序幕。
振奋人心的消息激励了立志投身航天事业的徐福祥。此时,徐福祥虽然还只是一名被“借调”从事卫星地面设备研发的工作人员,但他的人生已经和“风云”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几乎每一次都是临危受命,充当“救星”的角色。
第一次临危受命是1988年9月4日,“风云一号”A星已进入发射的最后倒计时。众所周知,“风云一号”是中国第一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就在“5小时准备!”的关键时刻,发射控制中心的控制台却突然失去了A星所有的遥测信号。
于是,在几十米的高空塔架上,一场惊心动魄的“手术”开始了。由于当时火箭已经将燃料加注完毕,排查工作必须异常小心。此时,总设计师孟执中想到了“有头脑、点子多”的徐福祥,此时的他经过多年磨砺,已经担纲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第一研究室主任。最后,徐福祥作为“主刀大夫”之一,在经历了72小时漫长而紧张的高空“手术”之后,终于送“风云一号”A星顺利升空。
此后不久,徐福祥担任“风云一号”B星的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一职,并成为该星的总体主任设计师,而命运也将再一次让他成为“风云”的救星。
时间来到1991年2月14日,正值除夕。徐福祥几天前才刚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赶回上海,准备与家人一起过个难得的团圆年。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原来,由于受到空间高能粒子的轰击,已经在太空工作了165天的“风云一号”B星卫星姿态失去了控制。
一夜难眠,大年初一一大早,徐福祥便匆匆登上西行的火车。“当时一点办法都没有。”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徐福祥解释说,风云一号B星的姿态控制系统已设计了故障自主诊断、系统重构和全方位姿态捕获等功能,处理一般的故障应是绰绰有余的。然而,卫星上的储气(动力源)已耗尽,这意味着,卫星已失去自我抢救的动力。
就在徐福祥一筹莫展的时候,说来也巧,这列从上海开往乌鲁木齐的列车上,邻座一个新疆小姑娘手里拿着个指南针翻来覆去地玩。“指南针,地球磁场……”徐福祥脑中灵光乍现:天上正好有三根磁棒。“这个磁棒跟地球相互作用,那就会产生力对吧?”这个懵懵懂懂的念头,让徐福祥看到了希望。
抵达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后,徐福祥的“用三根磁棒来挽救卫星”的初步设想,一下子得到了时任卫星工程总师的老专家任新民的认可,再次临危受命,徐福祥被任命为“卫星抢救小组”技术组组长,紧接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千里大营救”拉开帷幕。
事实证明,徐福祥利用磁力矩器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来使卫星消旋的方案是一个“天才”的设想。
1991年5月2日,是徐福祥永远无法忘怀的日子。
他清楚地记得,当时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大厅内鸦雀无声,大屏幕上显示着卫星正缓慢“滚”向飞轮控制区。人们的心紧揪着,双眼紧盯大屏幕,期盼着胜利的到来。
“卫星捕获地球成功!”现场指挥响亮的报告声一落地,大厅内立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国防科工委、航空航天工业部、国家气象局、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局的领导都向抢救组发来热情洋溢的贺电。
航空航天工业部在贺电中说:“成功抢救‘风云一号’卫星是中国航天史上的奇迹,也是国际航天界的罕事。”这次卫星抢救技术,获得了航空航天工业部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而徐福祥本人获得“航天部通令嘉奖”,并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徐福祥在抢救“风云一号”时所表现出来的出众才能,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1994年3月下旬,51岁的徐福祥被任命为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所长。这年年底,航天部又任命他担任“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总设计师。半年之后,就在徐福祥完成对“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技术改造之时,他又将迎来一次临危受命……
福星
重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走向辉煌
“此去京都非‘风云’,礼恒三语道严峻。天命双秋返故院,定征天宇刺苍穹。”这首诗是1995年徐福祥在从北京返回上海的飞机上所作,当时,他刚刚受命挑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重担,担任该院院长。
记者了解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首任院长是钱学森,后来的院长有“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院士,闵桂荣院士,无论哪一位都是中国首屈一指的科学家。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当时非常困难。”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徐福祥说,整个研究院一共就三颗星,全部失败状态。
这年10月3日,徐福祥孤身赴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搞科研出身的徐福祥没有安坐在他的办公室发号施令,而是马不停蹄地开始了调研。在分析形势后,他总结认为,管理水平是改革重点。随后,徐福祥提出了“法制管理、系统管理、爱心管理”新思路。为了让全院上下都能理解并接受他的这一思想,他独辟蹊径地在院里办起“管理学习班”。
随后,他又以“院长令”的形式规范管理要求,推出院本部实体化改革、科研生产组织结构调整与运行机制改革、三项制度改革、财经管理体制等改革。
1997年5月12日,新一代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此后,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卫星接连发射成功。短短几年,研究院从谷底重新走向辉煌,徐福祥也受到了全院上下的认可和尊敬,被戏称为“福星”院长。
据统计,徐福祥在任期间,一共创造了12颗卫星、4艘飞船连续发射成功的佳绩,尤其是从“神舟一号”飞船到“神舟四号”飞船的连续发射成功,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们不知道的是,总是多看一步的徐福祥已经有了新的谋篇布局。
2000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迁址北京唐家岭,中国航天城随之拔地而起。
2001年,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成立,使得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占领了中国的小卫星市场。
2002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了空间生物试验室……
乡情
始终记着根在家乡
这些年,无论身处何地,获得怎样的成就,徐福祥始终记着自己的根在哪里。
“这是我的儿子、儿媳妇,他们原来都在美国知名学校做老师,现在都被我拉回来了,我要让他们为国家做贡献。”拿着一张生日宴上的全家福,徐福祥自豪地说,他的妻子、女儿、女婿、堂弟家的儿子,还有另一个堂弟家的外孙等都从事航天工作,都在为祖国的航天事业献智出力。
“徐福祥一有空就给大家普及航天科技知识,鼓励孩子们要努力做对国家、对人民有贡献的人。”徐福祥堂弟徐连生告诉记者,晚辈们很崇拜他,都把他当作标杆,家里的很多孩子也都走上了航天这条路。
“近些年来,江阴的发展很快,在全国县域经济和县域综合发展方面一直领跑在前。”谈起家乡的发展,徐福祥颇为自豪。这几年,太湖人才峰会、江阴发展大会,他都会受邀回来参加,“我看到众多江阴本土企业,依靠自主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走向全国,走向了全世界,我也备受鼓舞。”
当得知目前江阴正在以霞客湾为中心,整合国内一流的金融科创资源,“打造江阴未来的优质增长极,活力创新园,美丽生态区,数字新高地”时,徐福祥高兴地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规划和创举,希望家乡发展得更快,并通过高科技的发展更上一层楼,越来越好。
□徐兢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