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都风
说到鸭肉美食,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北京烤鸭与金陵咸水鸭,而在餐饮文化盛行的江南宜兴,则有一道以鸭肉为主打食材的面,叫“鸭浇面”。
宜兴的主食以米饭为主,但对于面食的偏好,宜兴也是不输任何城市的。在宜兴的大街小巷,面食店到处都能找到。一碗简简单单的面条,也是许多宜兴人最喜欢的早餐。除了常规的阳春面,面条还可以搭配很多食材一起吃,比如青菜和肥肠、大排和酱汁等。在我的记忆里,宜兴陶都大酒店和宜兴大酒店引进的奥灶面曾风靡一时,人民路王府路交叉口西北处的一家“银丝面馆”感觉也不错,而新芙蓉大酒店获得“中国名点”荣誉的老味“葱香面”也算是上得了台面的。值得一提的,应是母亲烧的“笃烂面”,那是老家与小时候的味道,也叫乡情。不过,难忘而可圈可点的,当属宜兴鸭浇面。
鸭浇面,顾名思义就是鸭汤浇面,并以鸭肉(鸭腿为佳)佐面。宜兴吃鸭肉的历史非常悠久,周处《风土记》有记载:“鸭,春季雏。到夏五月则任啖,故俗五六月则烹食之。”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对宜兴官林野鸭更是赞赏有加,《宜兴民俗》有载:“官林野鸭烧制始于宋代。相传蒋之奇、苏轼周游滆湖,庄家渎胡家烧制野鸭招待,大获赞誉。”宜兴滆湖或山野田塘里的小麻鸭酥鲜非常,是烹制鸭浇面的绝佳食材。据说,明代宜兴就有鸭浇面了,清代大诗人陈维崧也非常喜欢吃。郭沫若在《到宜兴去》中也写道:“宜兴的吃食店真多,每十家街店怕有八家是卖食物的,最多的尤其是鸭肉面馆。”由此看来,“鸭浇面”在宜兴大行其道,与其地域山水和人文基因密不可分。
说起宜兴鸭浇面,宜兴民俗文化研究者徐建亚也头头是道,他还记得小时候母亲带他到宜兴饭店吃鸭浇面,有面有鸭肉,鸭汤非常鲜,吃了久久难忘。他还说民国时期,宜兴最好的饭店“王复茂菜馆”有一次帮一大户人家办孩子的满月酒,竟端出来一千碗鸭浇面,香飘满街。我觉得这个数据有待考证,但此传闻从另一个角度也佐证了宜兴人对鸭浇面的喜爱程度。
有缘结识中国烹饪名师、宜帮菜传承人王胜后得知,鸭浇面的制作大有讲究:先将鸭子焯水,后蒸半小时;至断生,再改刀;改刀后放入宜兴特制的上釉紫砂碗,加调料,上蒸笼,蒸两小时多至酥烂。“原汤、原汁、原味”和“面烫、汤烫、浇头烫”是一碗鸭浇面取悦食客的不二法则。
吃鸭浇面,鸭肉、鸭汤和面不能分而食之,应该是三位一体同时进行。香气氤氲中,浓香、鲜爽和甘美等各种滋味在一碗面中相互渗透交融,吃起来才舒畅又肆意。人间什么最治愈,美食与味蕾相逢,胜却人间无数。被美味包围的瞬间,心中也会升腾出一份俗世烟火带来的温暖和喜乐。
鸭子上得了餐桌,也进得了艺术的殿堂。宜兴籍绘画大师吴冠中曾经画过一幅布面油画,名为《鸭塘》。画面里,一只只鸭子生动形象,它们在池塘残荷中戏水栖息,好不自在,呈现出江南水乡特有的和谐生活韵味。餐桌上作为美食的鸭浇面,它是物质的;大师油画里艺术品性的鸭子,它是精神的。而物质和精神给人们带来的双重享受,正是美好生活的真谛,也是宜兴美食江湖里一道道精彩绝伦宜帮菜所蕴含的文化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