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探索

发展数字经济 增强城市韧性

  □ 彭本红、赵银银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面临的风险和考验越来越多,数字经济给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也带来新的机遇。韧性城市将成为提高城市应对自然、社会不确定性下的驱动器。为此,要大力发展数字产业,增强产业韧性;鼓励产业数字化,增强企业韧性;提高“新基建”数字化,增强设施韧性;强化数字治理智能化,提升社会韧性;加强大数据灾害预警,提升环境韧性。

  增强城市韧性是城市建设“必修课”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展现出强大的抗冲击能力和发展韧性,众多领域成为数字新技术的“试验场”、新模式的“练兵场”、新业态的“培育场”,互联网经济、高技术制造业、高新产品等新动能快速增长,带动城市经济强势反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21年)》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近40%,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数字经济具有目标治理精准、空间依赖性低、居于产业高价值环节、智能化和自动化特点,对于提高城市发展韧性具有重要作用。无锡作为江苏省、长三角和东部地区重要城市,如今,GDP超过1万亿元、人均GDP迈向3万美元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打造韧性城市前瞻布局,确保在遭受重大灾害、社会事件冲击后仍能快速回到正常轨道。

  数字经济是增强城市发展韧性的“金钥匙”

  数字经济加快城市数字化建设。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DEDI)评估,2017-2021年无锡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总得分由77.1分上升到82.2分,由发展阶段进而迈入领先阶段,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明显优势,尤其是无锡的物联网、半导体等新兴产业较发达,数字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无锡韧性城市体系建设,引领无锡韧性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为智慧城市赋能,通过数据收集和数据共享,推进城市数据融合、业务融合、技术融合,实现区域间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协调管理与发展。无锡依靠数字经济,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旅游服务平台、数字贸易综合平台等,实现人才共享、技术共享、产业联动,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韧性。

  数字经济增强企业竞争力。数字经济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引擎,一方面数字经济通过技术研发,让企业日趋智能化,管理日趋扁平化,进而构建全面而高效的大数据信息库,避免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大大提升企业经济增长质量;另一方面,数字经济通过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企业结构优化调整,培育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所以,数字经济极大促进了无锡经济社会发展,解放繁琐工作,提供新兴岗位,为韧性城市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数字经济提升大众创业热情。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且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仅给予个体经营者新的创业机遇,如社区团购、心理咨询、健康理疗等,也给各层次人才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如互联网工程师、带货主播、线上辅导老师等。城市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发展,数字经济发展动力足、潜力大、范围广,促使无锡城市就业吸纳能力不断增强,而且工作方式灵活化,降低了就业门槛,新兴岗位就业平均薪酬水平也较高,从民生根本上增强城市韧性。

  “五措并举”增强城市发展韧性

  发展数字产业,增强产业韧性。大力发展数字产业,对于促进无锡产业优化升级、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稳定促进作用。数字产业是以信息为加工对象,以数字技术为加工手段,介入社会各领域对各产业起促进作用的公共产业。目前,无锡已发展成为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因此,下一步要大力发展数字产业,将第二、三产业向数字产业转变,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融合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需求对接,积极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从低端向高端延伸,从而增强产业韧性。

  鼓励产业数字化,增强企业韧性。产业数字化是指以新一代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数据赋能为主线,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对产业链上下游全要素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和价值再造的过程。2020年,无锡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751.19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491.19亿元,而产业数字化发展仍较为落后。一方面,无锡政府应出台鼓励企业数字化升级和补贴政策,从减税角度促进企业购买智能办公设备,推动智慧工厂建设。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战略上的转变,需要高层领导团队主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从长远角度发掘数字化办公有利于调整成本结构,提高要素配置的灵活性、科学性、协同性,增强企业用工韧性。

  提高“新基建”数字化,增强设施韧性。“新基建”能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积聚新动能,是发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高地。2020年,无锡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60.09万户,移动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22.64万户,仍需进一步加强“新基建”数字化,推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建设,通过建立人才岗位信息共享平台、医疗信息互通平台等破除城市信息壁垒,通过研发智能机器人、政务服务线上平台等提高城市服务质量,从而增强城市基础服务韧性。

  强化数字治理智能化,增强社会韧性。增强社会韧性的关键在于差异化社会结构中搭建桥梁,通过数字治理改善居民社会生活,这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广泛合作,三方联动。由于无锡各个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无锡数字城市建设中,一方面需要市民积极参与,提出需求获得服务、反馈问题得到解决,这也需要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帮助协调。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协调区域智能化发展,扶持相对落后的区域,加强各区市间的资源协助,形成以知识创新、技术革新、数字共享和科技投融资组成的无锡数字治理体系,提升社会韧性。

  加强大数据灾害预警,增强环境韧性。通过数字经济将数据“由虚向实”,将大数据与灾害预警系统深度融合,开发智能化检测软件,通过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消除监测盲区,提高自然灾害智能化监测覆盖率,并由灾害监测部门绘制“城市风险点分布图”,对灾害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危害程度等综合结果进行分级预警,提升无锡城市环境韧性。(作者单位:无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