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伴随着28名施工人员和泵车长达20个小时的连续作业,浇筑、摊铺反复多次,约1750立方米的混凝土浇筑至太湖隧道南泉段第6仓顶板上。昨天上午11点左右,最后一方混凝土从罐车浇向作业面(如图),太湖隧道南泉段主体结构竣工,长达10.79公里的湖底隧道实现南泉段全“闭合”。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全线预计年内可交工投用。
上午10点,站在南泉段第6仓围堰堤坝上俯瞰,今年3月中旬已与马山段胜利“会师”的南泉段第7、8两个仓位与马山段仓位紧紧地“拥抱”着。施工人员正在加速浇筑第6仓,预计1个小时就将完成浇筑,南泉段主体结构也将竣工。“接下来,就差马山段的2块长约40米的顶板了,他们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预计9月底全线顶板贯通,届时,整条太湖隧道就全‘闭合’了。” 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周欣说。
先进的工艺加之“黑科技”,确保了太湖隧道南泉段施工进展又快又好。“今天完成的第6仓之前一直作为通导口,供运输车辆与施工设备往返隧道与围堰,其中,双台车联动施工设备,也是完成最后一块顶板支撑施工后,从这里移出隧道的。”中铁四局太湖隧道项目副经理赵菲菲介绍,施工采用了全机械化自助走行系统等新工艺,效率提升3.5倍,在经历了首节顶板、陆岛转换、底板贯通、侧墙贯通等节点后,实现了南泉段4.88公里的顶板全部闭合。
顶板贯通后,后续还将开展隧道主体外包防水,回土、回水等施工环节。“下次回水将是南泉段最后一次回水作业,预计将于10月中旬把最后1公里隧道主体潜入湖底,然后恢复30万平方米太湖水。”中铁四局太湖隧道项目副总工廉云亮介绍。作为国内在建最长的湖底隧道,如何保证严密的防水品质?项目采用先进的外包防水工艺,其中,水下施工台车工艺为全国首创,每20米可减少2个施工缝,此外,60米一处的变形缝,则使用了可卸止水带,可有效降低漏水风险,打造“滴水不漏”的隧道工程。
其实,随着今年3月南泉和马山段底板贯通,太湖隧道已经可“通车”了!记者昨日探访发现,从隧道南泉段入口驱车进入隧道,已经可以直接开到马山段出口,也就是说,(下转第2版)
太湖隧道南泉段主体完工
(上接第1版)从苏锡常南部高速滨湖区入口一路穿湖而行,出来已是马山十里明珠堤。
记者跟随中铁四局太湖隧道项目部汽车在隧道内行驶,由于工人们还在进行隧道内部调平层、防撞侧石收尾,以及装饰装修、机电安装和消防通风施工,车辆只能不断地从隧道连接通道中绕着S形行驶。“目前路面调平层还剩下最后2000米,即将摊铺沥青,沿路一直往马山方向开就能出隧道了。”廉云亮表示,南泉段主体结构的完工,为隧道内部装修以及智慧隧道建设打下了基础。
据悉,作为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太湖隧道在太湖梅梁湖水域“一隧穿湖”,2018年3月启动建设,预计年内建成通车,将成为国内首个智慧湖底隧道,可通过网络实时检测隧道内交通情况,并对拥堵状态下的交通流进行合理调配,实现区域路网交通有效疏导。
(孙倩茹、朱圻琳 文/刘芳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