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纵横

撞脸 四大洲金面具渊源何在?

  ①

  ②

  ③

  ④

  人们惊奇发现,古蜀遗址出土的金面具竟与古埃及、古希腊和美洲古代文明中的金面具“撞脸”。在他国考古发现中,也不乏金面具的身影: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黄金面具成为埃及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古希腊阿伽门农黄金面具被认为是迈锡尼文明的绝佳明证;墨西哥瓦哈卡出土的希佩·托特克黄金面具引发人们对阿兹特克神话“春天之神”的无限遐想……这些跨越4大洲的金面具不断唤起人们的联想: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渊源?

  细观古蜀遗址出土的金面具,不难发现它们都是用模具捶揲而成。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李新伟认为,黄金捶揲技术是流传于旧大陆各地的,中国的制金工艺或源自欧亚大陆草原地带。距今3000多年的古埃及法老金面具和古希腊迈锡尼金面具,都是采用捶揲工艺制成。

  考古学家认为这些金面具契合着不同地区先人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并成为类似信仰的载体。

  图坦卡蒙黄金面具以及阿伽门农黄金面具用于逝者。关于三星堆黄金面具,考古学家推测其目的主要是为增加铜像或巫师的神秘感,赋予人与神灵沟通的能力。在美洲,黄金面具则与神灵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墨西哥瓦哈卡出土的黄金面具以阿兹特克神话中“春天之神”希佩·托特克命名。出土于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墓葬的金面具被认为是令法老重生或永生的神圣道具。埃及考古学家扎希·哈瓦斯也认为,黄金常同太阳神联系起来,“这与古埃及宗教信仰有关”。考古学家推测,发现于王公贵族墓葬的古希腊迈锡尼时期最著名金器之一——阿伽门农黄金面具,或也出于同古埃及相似的信仰。

  三星堆“上新”的消息往往让世界各地的考古学家振奋不已。哈瓦斯在听闻今年年初三星堆出土一件黄金面具残片后激动地说,中国新出土的黄金面具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三星堆堪称文明互鉴的绝佳例证。”李新伟说。

  (新华社)

  图① 3号“祭祀坑”出土的金面具。

  图② 3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人像。

  图③ 3号“祭祀坑”出土的刻有神树纹的玉琮。

  图④ 6号“祭祀坑”出土的玉刀。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