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 文/摄
最近,锡城书友欣喜地发现,图书馆和书店纷纷把读书活动搬到室外,带领读者边走边读,读书也“读城”。民间阅读组织则办起了诗歌、民谣沙龙,让读者徜徉于音符与文字间,尽情释放。时代发展,新旧交替,脚下的城市和我们的生活本就是持续“再版”的好书,在一场场高质量的导读活动中,锡城人尽享品质阅读生活。
大运河无锡段从哪儿起始?运河上桥梁众多,它们背后有怎样的故事?6月,无锡百草园书店与梁溪区图书馆策划推出了“品游无锡·大运河的故事”系列活动,并将持续至10月。9月5日下午2点,该系列活动第二场以户外走读的形式,特邀惠山古镇景区文化总监金石声,带领书友游览双河尖黄埠墩段运河,解读其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活动吸引了近百名书友参加,运河公园里一圈走下来,衣服虽然湿透了,但收获多多,大家兴致不减,一个个围着金石声问个不停。百草园书店的经营者始终信奉一个理念,即书店要服务好人们的精神世界。百草园书店以公益走读的方式传承普及地方文化,为市民打开了新的阅读空间。
同样是户外走读,百草园书店的活动重在“游”,无锡市图书馆的活动重在“读”。刚过去的这个暑期,市图举办了红色主题阅游,深受大小读者欢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亲子家庭走进先锋农场、匡村中学旧址、锡流纪念馆,听讲解、读经典,在深度寻访中精读典籍,感悟文字的力量。而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公共图书馆也将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其实,不管是图书馆还是书店,都应为读者持续创造新的阅读方式,营造有品质的阅读生活。有业内人士指出,一座城市应该有一个阅读空间的集群,进行资源调配和共享,以便更好地引导阅读,为市民提供全面的文化服务。
今年五周岁的瑾槐书堂,正朝着“以品质阅读引领美好生活”的目标而努力。五年间,书堂举办讲座68场,现场听众累计7700余人次,抚慰着读书人的心。今夏,随着薛福成故居修复重开,位于故居西园的瑾槐书堂得以重启。8月29日,瑾槐书堂五周年活动以诗歌沙龙《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说起》开篇,在《闪亮的日子》民谣音乐沙龙中结束,当优美的文字遇上迷人的音乐,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书友们意犹未尽:“每次在书堂携书而聚,都是满满的精神享受。”“面对面地听作者讲述,让我更好地理解作者和书中的脉络。”而多次做客瑾槐书堂的江大人文学院副教授黄晓丹则表示,瑾槐书堂让她生起一种信心,“求知与求真也许真的可以在某个人群中具有足够的韧性,抵御我们日日感到的风雨飘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