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杜小刚“四不两直”督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 确保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起步良好

  本报讯 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市领导高度重视。9月11日是周六,不打招呼、不发通知,市委书记杜小刚以“四不两直”方式,来到梁溪区、无锡经开区,实地督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杜小刚强调,全市上下要切实增强文明城市创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始终秉承“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理念,进一步提高创建工作针对性、有效性,以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更高标准,扎实推进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确保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起步良好。市领导陆志坚、刘必权参加督查。

  老旧小区整治,一直是文明城市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当天上午,杜小刚首站就来到曾经检查过的清名二村,对小区整改提升工作进行“回头看”。走进其中,只见小区路面基本干净平整,临街店铺招牌都换上了“新装”。但仔细查看,还存在空中缆线杂乱、店铺门前“三包”不到位、个别犬只散养、非机动车乱停放、垃圾收集点不够整洁等问题。“工作做了不少,小区面貌变化较大!”杜小刚叮嘱要从细处着眼、从实处着力,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对标对表、整改提升,确保每一处都经得起细看,让“难点”成为“亮点”,打造经得起群众检验的“最干净城市”。

  文明城市建设,既要创好“面子”、又要建好“里子”。芦庄农贸市场是周边近10万居民的“菜篮子”,经过升级改造后得到大家一致好评,但出店经营、违章摆放现象仍存在,沿线的大桥路机动车违章停车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交通堵塞。太湖街道立信路周边区域是拆迁地块,尽管已进行了遮盖、竖起了施工围挡,但局部不够规范美观、未拆迁房屋悄然成为废品收购站且存在乱堆放现象。新东国际广场经过整改提升后,无论是硬件、还是管理都有了较大提升,但卫生间仍有小广告、广场内外地面还有破损、绿化带烟蒂较多。杜小刚考察沿线风貌提升、公共设施改造、工程管理、犬类管理等情况,对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给予肯定,要求进一步集中排查、补短补缺,通过加强文明引导、现场管控等,抓好各类显见性、多发性问题的整改,进一步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直接关系到城区品质提升。随机来到周新农贸市场周边城中村和蠡江新村、晨光新村,所见之处,环境整体整洁有序,但部分居民楼房、“三合一”场所存在消防、建筑等安全隐患。在晨光新村1-3号近菜场一侧看到,底层半地下室普遍存在破墙开店、居住生活等情况。杜小刚进行深入细致检查,(下转第3版)

  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 确保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起步良好

  (上接第1版)当即指出存在的问题,要求相关部门加紧整改。“安全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础,更是文明城市建设必须严守的‘底线’。”他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全面开展地下车库住人、商业化利用和城中村消防安全、房屋安全等专项整治,多措并举提高整改成效,“下次我还要再抽查”。

  督查中,杜小刚指出,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做了大量细致扎实、富有成效的工作,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保持常态长效推进的良好态势。但同时也要看到,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各地各部门要摈弃侥幸心理、麻痹思想、懈怠情绪,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状态,锚定目标任务、持续加力提质,确保在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中取得“开门红”,确保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开好局、起好步。要瞄准现代化建设走在最前列的定位,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系统谋划、持续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全环节,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方式,推动各项工作往深处走、往实处做、往细处抓。要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微幸福”民生工程,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营造全民创建、全域创建的浓厚氛围,切实提升市民群众对文明城市创建的知晓率、满意率、参与度。(高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