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苏省首家三级骨科医院,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无锡市骨科医院)的大骨科体系中,今年8月又新晋了一个专科——骨内科。至此,集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创伤骨科、足踝外科、运动医学科、手外科、小儿骨科、康复科、慢性创面修复科、骨内科“十位一体”的大骨科诊疗格局架构成形。同时,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同步构建,为全面提升医院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夯实基础。这是无锡九院开启高质量医疗服务能力对标建设的关键一步。
“高质量”是贯穿“十四五”发展新征程中的高频热词。“跃上三级医院的高平台,无锡九院未来要做更高质量的自己!”在无锡九院建院32周年院庆之际,党委书记芮永军这样描绘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路线图”——始终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始终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以患者为中心,持续创新发展,积极打造“党建有高度、学科有深度、人才有厚度、管理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现代化三甲医院,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人才赋能,“十位一体”大骨科齐头并进
创建成为全省首家三级骨科专科医院,对九院人来说,仅仅是完成了“小目标”,创新发展永远在路上。
特色强,站得稳!以骨科专科品牌为特色,打造大骨科硬核实力,是九院高质量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内科+外科、中医+西医,拥有多种“利器”的九院,对骨科疾病的诊断更精准、治疗更全面。13岁的女孩手部肿胀、畸形,在九院骨内科一下子就明确了诊断,这是一种发生在儿童身上的较为罕见的疾病——年幼型类风湿关节炎。采用外科微创的方式进行关节滑膜切除后,再用内科的方式进行用药治疗,孩子的病控制得很好。
骨内科,就是用内科的思维理念和诊断方法,诊治目前骨科领域里不适合或者暂时不适合手术治疗的骨科疾病。骨内科负责人陆征峰说,以外科见长的九院,之所以要开设骨内科,就是要填补骨科疾病诊疗链条中的“空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包括骨质疏松症、代谢性骨病、骨关节炎及退行性病变,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某些创伤性疾病以及骨坏死等,这些都是骨内科诊治的范围。
再拿优势专科脊柱外科来说,以往该科重点解决创伤性的脊柱问题,而现在实现了从“伤”到“病”转型升级。脊柱外科张树军博士介绍,目前脊柱外科发展“量质齐升”,能够实现上颈、腰椎、胸椎、骶椎“从上到下”整条脊柱全链条诊治,解决骨折、骨痛、炎症、肿瘤、畸形、翻修等全系列脊柱骨病问题,手术难度也持续增强,比如脊柱侧弯截骨矫形术,这是脊柱手术中的“禁区”,因为手术中一不小心就会损伤脊髓,患者可能就瘫痪了,而今年上半年该科成功完成了5台。
一切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竞争。最新出炉的2021年度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支持对象榜单中,九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王骏博士和他的团队入列“高端医学专家团队”行列。香港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博导陈智轩领衔,与王骏博士团队合作展开关于复杂性手外伤混合现实职业康复关键技术研究。
厚植人才成长沃土,九院把人才作为支撑医院发展的第一资源,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人才建设体系、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培养更多高层次、高水平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如今医院人才队伍日益壮大,硕士、博士人才梯队达200余人,青年才俊不断涌现,在国家级、省市各级医学会、协会任职的医务人员有105人,担任市级以上学会副组长、副主任委员及以上9人,近三年选派医务人员参加各级学术会议748人次,大会发言交流511人次,其中在国际性会议交流18人次。
人才赋能,九院“十位一体”的大骨科格局愈发稳健:手外科持续保持专科技术优势,发挥在全国手外科领域领头羊作用;创伤骨科坚持大创伤理念,骨、软组织、血管、神经四位一体,在严重开放性骨折、骨折后遗症及并发症治疗上精益求精,危重症创伤救治能力显著提升;脊柱外科在微创化手术数量及占比上有新突破,率先开展多项脊柱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关节外科上、下肢大关节置换、关节镜运用开展增量明显,ERAS理念进一步深入,不断规范诊疗手术流程,运用智能化、微创化手段治疗复杂关节疾病;足踝外科在足病矫形、踝关节镜技术、显微修复三大领域进步明显,开展数量及技术省内领先,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影像及康复的专业配合,逐步实现从足踝外科到足踝医学质的提升;运动医学科从无到有快速发展,上肢运动性疾病运用微创技术全面诊治,密切与国内顶尖团队交流学习,医教研协同发展;儿骨科开展各类手足先天性畸形矫形术、儿童骨折微创术、显微修复术,团队技术优势显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创面修复独立成科,为大量糖尿病足、慢性骨髓炎、褥疮、窦道等慢性创面多年不愈患者提供福音,取得较好社会效果;康复科多维度疾病诊治,科室特色亮点纷呈;骨内科架构成形,开设门诊、病区,日趋完善。
患者满意,为周边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高质量发展为了什么?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这是无锡九院发展实践中的基本题和必答题。推进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九院以“患者满意”理念贯穿始终。
7月的一个夏日,一位33岁的工人在工作中被重物砸伤,被紧急送往九院,入院时患者已失血休克,左脚有开放性损伤、左手骨折。创伤中心立即启动,创伤骨科、普外科、重症医学科(ICU)、手术中心等多学科团队快速到位、联合会诊。经综合诊断,患者大量失血,先开腹探查有没有内伤,再进行外伤处理。“救命”方案有条不紊地执行:第一台手术先开腹,发现患者有肠系膜血管破裂,进行修补后,再进行第二台手术,为下肢的开放性骨折进行清创复位,接着再做第三台手术,处理上肢骨折,最后送ICU。由于诊断准确、救治得当、护理精心,这个入院时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危重病人12天后就伤愈出院了。
这样惊心动魄的“救命”时刻,在九院经常上演。8月的一个晚上,一位60多岁的男患者走进急诊室,主诉头晕、肩痛、胸痛,说着说着突然倒下了,胸痛中心团队立刻展开心肺复苏,把发生严重室颤的患者从鬼门关拉了回来,随后推入导管室进行急诊。这边正抢救着,那边又来了一位40多岁的胸痛患者,在用药维持后,待前一例患者介入治疗完成,导管室又开始新一轮忙碌。一个夜晚,两条生命被成功挽救。
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九院正在积极打造“三大中心”,着力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三大中心”自成立以来,无数生命在这里重生。数据显示,创伤中心年接诊大小创伤病人超5万人次、年住院量1.5万人次,危重病人救治率98%以上,远高于全国水平;胸痛中心上半年接诊胸痛患者68例,导管室接诊冠脉造影120例、介入治疗68例,较去年同期增长27%;卒中中心上半年接诊急诊卒中患者92例,溶栓14例,较去年同期增长27.7%,开展脑血管介入治疗20例,实现脑血管介入零的突破。目前九院创伤中心已成功创建成为市级创伤救治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为县级卒中、胸痛救治中心。接下来,“三大中心”将以建设国家基层救治中心为目标,在各级联盟指导下,全面提升医院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
这家坐落于锡西片区的三级医疗机构,坚持“两条腿走路”:在为骨科病人提供专业化诊疗的同时,更承担起为周边百姓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的职责。急危重症能力提升的同时,九院进一步提升综合专科实力,为百姓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优质诊疗服务。改造一新的内镜中心今年上半年完成内镜数同比增长30%,其中无痛内镜的比例达61.3%,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化程度;还承担起区域百姓的肠癌筛查任务,目前已完成300例筛查,肠道息肉检出率40%、肿瘤9例,实现了肿瘤早发现、早诊治。普外科的微创手术率达70%左右,从常见的阑尾、胆囊、疝,到相对复杂的结直肠肿瘤、肝脏肿瘤等都能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还可独立开展腹腔镜直肠癌低位/超低位保肛手术、腹腔镜结肠癌伴肝转移联合切除手术、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手术等,几乎涵盖全部的腹腔内脏器手术。
“高质量创建三级甲等骨科医院,是我们未来瞄准的重要目标。”三甲办主任傅育红说,医院推进医疗发展的同时,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不断提升医院质量与安全以及服务管理水平,提升服务内涵和辐射力,加大四级手术和微创手术的核心能力突破,提质增效,以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姓“公”为民打造人民满意医院
星夜集结,组队待命;一声令下,燃情出征!今年夏天,新冠肺炎疫情卷土重来,九院先后派出三批共16位白衣勇士支援南京、扬州,其中有8名男护士,是锡城出征队伍中配备男护士最多的单位。医院还加入锡城“联防联控”大体系,下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点、疫苗接种点承担区域疫情防控任务。九院医护人员冒着酷暑与疫情战斗,尽显医者本色,毫无怨言,筑起了疫情防控最坚强的堡垒。
“疫”有召唤,无畏前行,战疫中彰显“九院担当”,而这仅仅是无锡九院践行“患者至上”理念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医院坚持将人文关怀与医疗服务融为一体,用行动诠释人文九院的温馨与友善。疫情下,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效率和服务保障水平,医院出台“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十五项举措”和“倡导院内温馨服务‘三十计’”,将优质服务贯穿诊疗全过程,传递九院人文与温度。
党建强,行得远!高质量党建是引领高质量内涵型发展的坚强保障。“党建引领厚植文化元素,净化生态提升政治保障。”党委副书记郭亚萍介绍,九院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把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业务发展中。支部打造品牌,把支部建在学科上,形成科主任、支部书记、护士长“三位一体”的科室管理。由支部牵头,目前医院组成了70多人的日常医疗服务督查小组,定期、不定期对医院的防控点、窗口服务、外包服务等进行监督检查,每周形成问题清单,第一时间反馈至职能科室立行立改,最后剩下的“疑难杂症”上交院长办公会“攻坚克难”,让“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其中。经过一轮轮问题清单交办解决,最终形成问题无死角,把患者的“揪心事”变成“暖心事”,“烦心事”变成“舒心事”,最终打造人民放心的满意医院,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史学习教育。
把握姓“公”为民本质,接续社会责任,九院坚持把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放在首位,始终贯彻落实新医改“强基层、补短板”的战略部署,助力医联体建设。荣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冬成介绍,九院通过专家下沉、项目合作、进修交流等方式,已形成紧密型医联体“荣巷模式”,让患者少跑路,少花钱,少等待,为荣巷地区居民健康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同时通过两癌筛查、颈动脉筛查、大肠癌筛查、糖尿病足及并发症筛查、慢阻肺筛查、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等公共卫生服务合作,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据透露,医院正稳步推进“东扩计划”,滨湖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相关文件明确目前东面的一块占地约30亩的土地将进行统一规划,根据发展需要新建综合楼和住院楼,与现在的门诊/医技楼连接,一期改造完成后,开放床位将增加至1000张。此后还将依托区卫健委全面规划,二期在现锡西新城医院地块新建分院院区,计划建设占地80亩、设置床位500张左右,以关节运动及康复理疗为特色,以较高的标准完善配套设施。未来一张新九院蓝图正徐徐展开,朝着更大更强更优方向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