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以来,为帮助实体经济尽可能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一些银行推出了利率低、手续简便的企业“经营贷”,受到了企业的欢迎。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对“经营贷”的认识误区,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实施诈骗。
■典型案例
8月25日,无锡市民曾先生接到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可以办理贷款,让他下载了某金融APP进行贷款,之后对方又称需要激活解冻验资等程序,要求他通过网银转账49000元,曾先生转账后发现无法联系对方,方知被骗。
8月10日,南通市民储先生报警称,他接到一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让他下载某APP申请贷款,他贷款提现未成功,对方又以需要提交贷款金额的30%作为验证金为由,要求他通过网银转14400元,他转账后无法联系对方,发现被骗。
8月31日,扬州市民王先生报警称,他接到一自称某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以提供贷款业务为由,让他下载一款APP注册并申请贷款,后对方以银行卡号填写错误需缴纳解冻费为由,要求他通过网银转账13000元,他转账后无法联系对方,发现被骗。
■案件分析
不法分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诱导受害者办理虚假贷款,以保证金、解冻费为由诱导受害者转账,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正规贷款都有严格的审批流程,切勿轻信通过网络认识的陌生人提供的“贷款”信息,尤其是宣称“高额度、无门槛、无担保”等虚假信息。如需申请贷款,建议通过国家正规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办理贷款时,如被要求先付利息、预缴手续费、工本费、保证金等,均不符合正规的银行贷款规定。当贷款方以任何形式要求借款前先支付费用时,切勿进行转账汇款,务必多方核实,以免被骗。
榜单数据统计时间为2021年9月13日至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