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区域新闻

身残志坚的“兵社长”

  “‘兵社长’,抽空帮忙把我的稻田也治下虫。”“等这边喷好药了,就先帮你的田块喷药。”近日,在宜兴市和桥镇北渠村的机耕道上,一位年过半百的壮实汉子正手持遥控器,指引着无人机为一大片茁壮生长的水稻喷洒农药,防治虫害发生。

  这位被村民称为“兵社长”的汉子叫徐中勤,是北渠村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社长。1984年,他报名参军,在福建某部工兵营服役5年,成为了一名驾驶维护推土机、挖掘机等各类工程机械的能手。期间,因一次施工故障受伤,他被评定为三等甲级伤残军人。1989年3月,徐中勤退役回到家乡北渠村,根据他的技术特长和伤残情况,宜兴市、镇民政部门和村里准备安排他进乡镇企业工作。但徐中勤看到村民们仍然依靠传统的种田方式,虽然辛勤劳作,但效益不高,收入微薄。于是,他谢绝了领导的好意,立志自主创业,以帮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克服身体残疾带来的不便,徐中勤奔波在田野上,当起了一位新时代的农民。他在种好自己10多亩承包地的同时,租用了一台推土机,在农闲之余搞起了经营。在宜兴市、镇相关部门的支持关心下,2010年,徐中勤注册成立了北渠村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通过11年的打拼,他陆续添置了20多台(套)大型收割机、中型拖拉机、插秧机、治虫喷雾机等新型农机具,将合作社的10间机房停放得满满的。多年来,徐中勤优先吸纳4户退役军人入社,并为周边100多户乡亲提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托管服务,成为了乡亲们心目中一位身残志坚的“兵社长”。

  为了帮助更多的村民,徐中勤在打理好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的同时,还种植500亩绿色无公害水稻,注册了“茂丰”牌商标。他常年聘请了15名残疾人和伤残退役军人负责田间管理,年产稻谷60万斤,可加工优质大米42万斤。他还以优惠的价格,将优质大米优先供应给镇夕阳红老年公寓和护理养老院,展现了一位退伍老兵爱老敬老的情怀。(吴淦华、卢俭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