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参加中共无锡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代表们都收到了一本蓝色封面的书籍——《无锡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1)》。该报告由无锡市新产业研究会会同无锡市大数据管理局历经半年多时间共同撰写,是我市第一部全面总结无锡数字经济发展历程和发展成效的书籍,也是一部面向未来、探索擘画“十四五”无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思路、新举措的研究性专著。
数字经济之于“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无锡有何重要意义?
打造“为人而转”的数字无锡
在本届党代会报告中,“数字无锡”建设放在了“奋力推动现代化建设走在最前列”十项任务的第三项,仅次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强市,提出“要以人为本,坚持技术和城市‘为人而转’,聚焦‘优政、兴业、惠民’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网络强市,打造创新、绿色、宜居、安全、韧性的全国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成为一系列关系发展的新命题。
9月22日上午,由无锡市大数据管理局、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办,无锡市新产业研究会、无锡市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承办的《无锡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1)》首发仪式暨“数字无锡·智创未来”研讨会在无锡举行。
“‘十二五’以来,无锡市物联网产业规模保持着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20年,产业营收规模超过了3100亿元,集聚物联网企业超过3000家,物联网领域上市公司达到78家,物联网领域的重点研发机构超过50家,形成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等国家级载体178个,累计承担国家级物联网示范工程23个,省级以上物联网研发项目2000多个。”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副主任薛梁在做“无锡物联网十年发展,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专题演讲时介绍。
形成更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从“十二五”到“十三五”再到“十四五”开局之年,从“无线无锡”到“新型智慧城市”再到“数字无锡”,数字经济经历了萌发、成长、到快速发展的过程,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认为,无锡发展数字经济有先天的优势,“无锡作为乡镇企业发源地,很多企业涉足半导体、电子等领域,这些信息产业可以说是数字经济的雏形。”沈开艳认为,无锡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尤其是集成电路等产业的培育,“在产业遇到低谷时,无锡也没有放弃,因此当产业再次迎来爆发期,无锡很快就建立起了自己的优势。”
沈开艳认为,正是无锡的定力和眼光,决定了无锡目前和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一起处于数字经济第一方阵,“但是特点还不够鲜明,没有像制造业一样在全国范围来讲有非常突出和叫得响的产业。”她提议,无锡要在数字经济的具体产业领域发力,“比如车联网”,建起具有全国示范和引领效应的产业集群。
从原生能力激发城市赋能
在《无锡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1)》中,20个精彩纷呈、可供借鉴参考的生动案例,展现出无锡数字经济鲜活灵动、精彩纷呈的图景,为全市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实践范本。其中,雪浪小镇作为无锡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探索性的案例也出现在报告中。
雪浪云创始人兼董事长王峰认为,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对于没有任何相关产业基础的雪浪小镇而言,是一个从零开始的过程。如何让数字经济“无中生有”?与其他地区依托招引成熟型企业来发展产业的模式不同,雪浪小镇走的是一条独特的“小镇+平台+生态+集群”的发展路径。小镇通过引入具有潜力的原创型创新创业团队、培育从小镇自身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产业平台,营造小镇产业生态——让上下游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及客户形成良性合作,同时吸引更多创新链企业在此集聚,逐渐形成产业集群。
该报告编委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去年12月,新产业研究会在贡培兴、王中苏等老领导、老同志的动议下开题研究数字经济,“由于数字经济还是个新产业,所以始终担心无锡的案例不够多,编著会有困难。”经过大半年时间在市(县)区、部门、园区、企业的走访后,感受到了无锡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企业和人才发展欣欣向荣。
市大数据管理局局长胡逸认为,该书在党代会前夕发布“恰逢其时”,“本届党代会上,我们可以看到发展数字经济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接下来我们将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落实党代会精神,包括10月份到杭州进行数字经济招商,到深圳与腾讯合作签约,以及在人才峰会推出数字人才招引和政策,进一步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优势,努力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上取得突破,以数字经济为突破口,从优政、兴业、惠民三个维度,为城市赋能,建设高水平‘数字无锡’。”(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