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的今天,在梁溪区广益街道,一个叫“金和社区”的城市社区正式成立。峥嵘五载,如今这里已成为众人赞叹的“网红社区”,环境优美宜居、生活配套丰富、邻里关系和睦。金和社区在基层治理现代化道路上高歌猛进,创新社区服务,构建高品质生活空间。
全科社工,让服务“快起来”
自成立以来,金和社区便在全市率先推行“全科社工”服务模式,将原有的多个专业窗口整合成两个综合窗口,按照“前台受理、后台办理、一门服务”的工作流程,由“全科社工”负责接待居民、受理办事项目。社工从过去的“专门专岗”变成了“全科全能”的多面手,真正实现“一人多岗、一专多能”,解决了以往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外出,业务不能办理的限制,居民进门“只找一个人,能办所有事”。
为了选优配强全科社工团队,社区工作人员对各服务条线的工作进行总结梳理,编撰出《全科社工一本通》,覆盖了党群、政务、生活、文化、社区管理5大类86项服务。自此,社区里的每一项便民服务都有了详细、规范的操作流程,只要一人在岗,党建、综治、民政、计生等各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务都可办理。居民办事的流程大大缩短,社区服务居民的效率显著提高。
如今,《全科社工一本通》已成为新手社工的“操作手册”,入职仅一个月的小周每天翻阅着厚厚的“工具书”,熟练地为居民解决了各类问题。社区前台每天只需两名全科社工便可承接所有业务,其他社工有了更多的精力进行入户走访和网格巡查。
居民学校,让生活“潮起来”
金和社区下辖五个商品房小区,居民大多是年轻人,呈现出“三高一低”的特征,即文化程度高、公共服务需求高、邻里关系“高冷”、对社区归属感低。为营造团结友爱的邻里关系,社区成立了梁溪区首家“居民学校”,开设“五色课堂”,用社区力量来打开“居民家门”,用课堂学习来丰富居民的精神世界。根据年龄、生活习惯和专业特点等不同属性,社区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骨干家庭开设“红”色领雁课堂,爱科学手工的技能家庭开设“橙”色匠人课堂,和谐友善的亲子家庭开设“黄”色融合课堂,好奇多问的青少年群体开设“绿”色体验课堂,特殊家庭开设“蓝”色全纳课堂。这些课堂开设各类课程,包括芭蕾舞、形体、烘焙、茶艺……“潮”味十足的课程,满足了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让居民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以“五色课堂”为衍生,居民学校整合多个领域的专业资源,集聚40人的师资力量,开展了5大类20个主题课程。目前,社区已举办近千次公共服务活动,社区居民参与人次达到2万人次以上,参与频次达167%。居民之间从陌生到相识,从相知到相熟,自发成立了金邻合唱团、绽放舞蹈团、清风太极团、夕阳朗读班等12支特色团队。金和社区的“居民学校”从“五色课堂”研发到“五色先锋队”成立,再到“五色‘和’文化”注入,课程内容越来越丰富,人气也越来越足,已经成了居民“家门口”的教育品牌。高效、便捷、有趣的活动让居民走出家门、走进校门,居民学校成了开展活动的好去处。
微小实事,让幸福“顺起来”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成立五年以来,金和社区始终围绕群众所需,从微小实事出发,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用“小实事”撬动群众“大幸福”,让居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金和社区坐落在梁溪老城区,周边居住区较为集中,道路纵横交错。受征迁因素限制,连接社区的广和路、广桐路无法施工,拖延多年成为“断头路”,对居民生活造成了影响。曾有一段时间,通勤出行路线从8分钟的“直线”变成了25分钟的“曲线”。本着“断头路不断管”的原则,社区主动承担管理职责,对路边停车、卫生问题进行网格管理,同时借助社区直播间平台开设专栏持续关注道路建设情况,依托人大代表的工作优势,推动形成以交通部门为主体,城管、社区、环卫、物业等协同治理的综合监管机制,通过多方会谈听取不同诉求,协商解决难题。经过不懈努力,今年5月,广和路、广桐路正式通车,形成两个通行顺畅的十字路口,同时社区还对道路周边实施提升改造,推进绿化升级,补种绿化、做好修剪工作,困扰居民多年的“拦路虎”摇身一变成为“幸福路”。
“幸福路”不仅仅是畅通的出行路,更是居民创业增收的“小康路”。点亮居民的“微心愿”,实现创业“微梦想”。今年,金和社区创立宅创业联盟,为老百姓提供“家门口”就业创业服务,有效打通了创业服务“最后一公里”。社区孵化项目借用云端经济优势开发“宅创业”模式,搭建平台链接多方资源,倾力打造550平方米的社区孵化基地,划分创业独秀区、服务区、分享区、便利区四大区块,提供实践平台,量身定制“可口‘硬’菜、‘创’关游戏、沙发时刻”系列活动,提供共享办公、学习资源、推广宣传、政策扶持、人才招聘、成果孵化等全方面服务,为居民群众提供不间断的“家门口”就业创业服务。社区同时还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参与机制,积极引导“宅创业”项目反哺社区,帮助居家创业者实现“宅”有所为、“宅”有所获、“宅”有所乐。目前已有14家单位入壳孵化。
致知力行经五载,继往开来谱华章。站在“十四五”新起点上,金和社区将继续用奋斗发声、用实践作答,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各项工作,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贡献智慧和力量。
(陈瑶、张玲、周瑛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