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着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的目标,当下的宜兴,攻坚克难,奋起直追。全面奋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宜兴更是拿出了勇做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先行军的信心和勇气。
保持谋则高远、决则立行、干则必成的精气神,宜兴闯关夺隘、一往无前。从城市到农村,从产业发展到生态治理,从“双招双引”到科技创新,每一次的出招,宜兴都力求创新,力争突破。
2021中国陶都(宜兴)金秋经贸洽谈会暨乡贤人才发展大会10月18日开幕。这不仅是宜兴“双招双引”的一次盛会,更是进行成果展示、提升城市影响力的一次精彩亮相。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大会质量高、亮点足、成果多,不仅有项目开工、签约等常规动作,更是聚焦生命健康、集成电路等当下宜兴着力培育的新兴产业,开展专题论坛或成果落成。更值得关注的是,在首届乡贤人才发展大会中,数百名宜兴乡贤将回到家乡,感受发展成果,为家乡发展助力。
天生丽质 美丽宜兴
建设现代化城市,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宜兴天生丽质,更追求品质内涵。城市客厅、交通设施、营商环境……城市发展的每个元素,宜兴都在精心打磨。
近年来,宜兴持续提升城市“颜值”,让远者来、近者悦。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先手棋”,做好生态污染“减法”和生态工程建设“加法”。近三年来,宜兴累计关停化工生产企业300余家,超额完成“减煤”“减化”任务,3000余家“散乱污”企业关停、治理到位。并且,全力做好“显山、露水、造园、植绿”四篇文章,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基本建成全省生态保护引领区,并于今年开启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征程。
同时,科学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做强功能区,加快构建“中心城区—卫星城—特色镇”体系;依托省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综合试点,分片区有序推进城市更新,现代大气的东氿新城基本成型,老城区、老小区改造滚动推进;江南大学宜兴校区、市医疗中心等重大项目全速推进……一座现代开放的活力之城魅力不断凸显。
快捷便利的交通,是城市打开“大门”,迎接八方来客的重要基础。宜兴地处苏浙皖交界、沪宁杭几何中心。想要显化地理区位优势,织密织强交通网是一道“必答题”。近年来,宜兴在融入大动脉、打造大通道等方面狠下苦功,宜长高速、常宜高速、宁杭高速宜兴东互通等重要交通道路全面建成,宜马快速通道(宜兴段)、周杨公路、范蠡大道北延等“三路工程”有序推进,盐泰锡常宜铁路、锡宜城际轨道S2线、丁蜀通用机场等稳步推进,“公铁水空”一体化现代交通体系初具雏形,为打造“两个中心城市”提供更加坚强的交通基础设施支撑。
当下的宜兴不仅有“颜值”,更有“内涵”,不断增强着城市吸引力。2017年,宜兴一举创成“全国文明城市”,2020年成功蝉联。这一全国城市综合类评比的最高荣誉、最有价值的城市品牌,是宜兴持续把文明城市常态长效管理工作纳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始终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与城市建设管理、市民素质提升等统筹并进,大力培育社会文明风尚的“甜蜜果实”。
如今,宜兴又开启了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新征程。打开陶都秀美画卷,文明之花处处绽放,志愿红格外耀眼。陶都志愿者网数据显示,目前,宜兴共有注册志愿者近37万人,注册志愿服务团队超1200支。“红马甲们”活跃在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以好客之心、文明之举接待着各方来客,展示宜兴热情待客之道。
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宜兴持续擦亮“宜兴业”营商环境品牌,出台了《关于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宜兴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0》等一系列政策。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创业者,今年1至9月,宜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近1.9万户,同比增长近15%。
质态提优 开创新局
打造全国电线电缆产业智能制造、资源配置中心,打造中国环保装备制造集聚地、技术创新策源地,打造国内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制造基地……。在“2+3+N”的新产业布局下,线缆、环保两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生命健康、集成电路等产业快速崛起,宜兴争一流的发展状态渐入佳境。
近年来,宜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产业体系重构,大幅提高宜兴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今后五年,宜兴力争打造环太湖科创圈创新之城、长三角现代化产业之城。
今年以来,宜兴狠抓产业促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入快车道,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完善。上半年,宜兴GDP首破千亿元大关;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35.8%、52%;电线电缆、节能环保两大产业利税同比增长24.1%。
为进一步提高土地使用绩效水平,今年以来,宜兴全面打响提升土地使用绩效水平攻坚仗,力求真正以提高亩均税收水平,打开产业转型的崭新局面。经过相关职能部门精心研究、深入会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献智献策,宜兴出台了进一步提高土地使用绩效水平的“1+X”系列文件。
持续强攻“双招双引”。宜兴项目招引步伐明显加快,乡贤对接活动、上海招商行动、重构“双招双引”体系等工作深入推进。今年上半年,宜兴备案超10亿元项目9个,完成全年目标的90%;省级重大项目投资规模创历年之最,无锡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超时序进度,为助推发展持续汇聚强动能。1月至6月,宜兴新招引工业亿元、服务业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91个。“才荟兴宜、锡望您来”城市引才品牌全面打响。目前,宜兴拥有38万人才总量,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以“陶都英才20条”“科技创新30条”为龙头的创新政策体系,5年投入资金总额达5亿元。
融入一体化,发力国际化。眼下,宜兴正加快推进盐泰锡常宜铁路、锡宜城际轨道S2线和宜长高速北延、常宜高速南延建设,丁蜀通用机场即将启用,为更好融入长三角一小时通勤圈打下了扎实基础。同时,宜兴深入实施“深耕上海”战略,全面深化锡宜交通对接、产业协同、发展融合,主动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深度融入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积极拓展京津冀、珠三角等地合作资源,全力争取产业和城市分工的优势地位。
氿子归宜 共襄未来
宜兴自古崇文重教、人才兴盛,乡贤更是遍布全国、活跃全球,资源禀赋得天独厚,这是宜兴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近年来,宜兴大力实施“氿子兴宜”工程,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贤工作,以乡贤工作培育新发展动能,着力把乡贤“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实力”,全面提升在太湖湾科创带新格局中的位势,为宜兴“打造中心城、奋进新征程”集智聚力。
今年2月22日,宜兴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深耕乡贤服务发展的工作意见》和《关于加强乡贤联系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成立我市重点产业链乡贤招商工作专班的实施方案》《宜兴市乡贤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办法(暂行)》,形成了“1+3”的工作体系,为全面推动乡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宜兴市委组织部设立市乡贤办,高位统筹抓好乡贤工作;围绕宜兴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链,建立“一个重点产业链+一名挂钩市领导+一个乡贤招商工作专班+N名乡贤”双招双引模式。除此以外,宜兴建立市镇村三级乡贤工作网络,联络员队伍近400人。目前,宜兴乡贤数据库累计入库乡贤3037人、在校大学生7653人。
眼下,宜兴关心关注乡贤的氛围更加浓厚。今年春节、中秋节前,市委、市政府专题制作“致宜兴在外乡贤的一封信”“致宜兴在外乡贤的一封家书”,向所有在外乡贤送上节日的祝福,阅读量累计达5万人,其中,456人点赞、91人留言。宜兴排出120位重要乡贤开展走访慰问,为250位重要乡贤寄出包括一封信、“两会”工作报告、书法福字的“乡贤家书”。朱邦芬院士、任南琪院士等5位重要乡贤参与拍摄“氿子话宜兴、送祝福”微视频,并在高铁站、市中心等重要节点场所进行巡回展播,褚君浩院士、王磊、汤和松等5位重要乡贤担任第二届中国宜兴太湖湾国际青年精英科创挑战赛创业导师,在广大群众和人才中持续引发强烈反响。
在不断地互动与交流中,乡贤与家乡的联系更加紧密。在生命健康领域在外乡贤新春座谈会上,阿斯利康等生命健康领域的头部企业与市政府达成了一系列战略合作,国际生命健康产业园、阿斯利康大学赋能基地等相继落户,打响了产业链深耕乡贤服务发展的第一枪。在南京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史国君、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主任黄富强等重要乡贤的牵线搭桥下,宜兴市政府先后与39所高校院所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乡贤为家乡引荐或自主投资合计已达27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