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彼得大帝湾天色阴沉,海浪涌动。当地时间16日至17日,中俄“海上联合-2021”军事演习转入另一个“重头戏”——应召反潜与潜艇机动摆脱科目演练。
“我编队航线附近海域可能有‘敌’潜艇,各兵力及时报告,协同反潜!”中方编队指挥员、海军某驱逐舰支队支队长李烈根据当前态势和综合情报,下达反潜防御作战命令。
两架固定翼反潜巡逻机从国内某机场起飞,经俄罗斯空境奔赴预定演习空域。蓝色的海天间,一场“立体追踪”大戏开始上演。
“反潜是世界各国海军公认的难题,它对水下探测、搜索定位、火力打击等体系能力建设有着很高要求。”中方编队指挥员、海军某驱逐舰支队政治委员张勇介绍。“舰艇、反潜巡逻机和反潜直升机在反潜演练中各有优劣,配合使用效率更高。”
反潜过程中,三者共同为目标海域“做体检”。反潜巡逻机可对目标海域做全身“CT”,对发现的疑似海域进行定位搜索,舰艇和舰载直升机则对疑似海域进行“内窥镜”作业,进一步查证和确认疑似目标。
李烈说:“此次演习,中方固定翼反潜巡逻机首次过境俄罗斯领空,双方首次开展跨昼夜联合反潜演练,也反映了中俄双方高度的互信与协同。”
17日清晨,清凉的海风吹进了中方编队指挥舰南昌舰的驾驶室。经过20多个小时不见硝烟的海空潜立体对抗,中俄跨昼夜联合反潜演练圆满结束。李烈说,“这次跨昼夜联合反潜演练,在极其趋近真实战场环境中检验了中国海军‘抓老鼠’和‘躲猫猫’的本领。”
(据新华社南昌舰10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