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无锡高新区

高新区(新吴区)全面推进美丽河湖“一号工程”

绘出人水和谐美好画卷

  本报记者 刘丹

  秋高气爽,漫步在高新区(新吴区)的大运河边、伯渎河畔,随处可见水清岸绿、鸥鹭齐飞的靓丽景观。今年以来,新吴区严格对照市“美丽河湖”三年行动实施意见,把京杭大运河新吴段作为“一号工程”,全面推进河湖环境集中整治提升,运用管理新技术,对辖区水系进行内源整治、控源截污、生态修复、系统规划建设,一条条重焕新生的景观河、生态河绘出了人水和谐的美好画卷。

  修复提升、合理布设,再现碧波魅力

  “我们家现在住的可是水景房!”家住空港经开区(硕放街道)的居民张女士近来最喜欢的休闲活动就是在家门口的里夫泾浜边上散步,她开心地告诉记者,“你看,水清见底的河流,岸绿景美的河堤,曼妙多姿的水生态环境,让人流连忘返。”

  以“打造滨水休闲绿廊,共创邻里品质生活”为目的,硕放街道通过河道清淤、排水口预处理,岸坡清理景观绿化、驳岸修复等对辖区河道里夫泾浜进行了全面修复处理,并在河道两岸设计了文化回廊、剪影墙、樱花谷、菖蒲湾、童趣天地、滨河步道等一系列景观,让这条绿色生态长廊集观赏、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在增加城市景观的同时,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多踏青休闲的好去处。

  该区实现美丽蜕变的河湖不止里夫泾浜一处。从新吴区住建局获悉,去年完工的荡东片区水生态修复工程,区域总面积256万平方米,运用“平衡共生”生物-生态治水科技后,片区水质稳定提升到Ⅲ类水,透明度1.5米以上,每个月可产生10万吨左右的优质水源。河道水质提升,水下植物覆盖率达50%以上,水下森林逐渐完善,水体也慢慢恢复了自净能力,营造了和谐、生态、文明的水环境。同在去年完工的伯渎河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一期,集水利防洪、文化旅游、生态景观、生活休闲于一体,一经亮相就迅速“吸粉”,成为无锡市民的热门打卡地。目前,伯渎河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二期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内源整治、控源截污,守护一方清水

  积废成丘、尘土漫天,这是人们对大运河码头的旧印象。近日,记者在大运河新吴段河畔看到了另一番景象,砂石码头及其堆场都进行了封闭,并配备了粉尘在线监测及岸电和污染物接收设施,在河边的一家商品混凝土企业里,绿树成荫、青草相映,干净整洁。

  从曾经的“灰头土脸”,到如今的水清岸绿,新吴区大运河码头旧貌换新颜。据悉,自2020年11月起,新吴区交通运输局就会同区生态环境局、属地街道等系统谋划、统筹联动、同向发力,对全区32家港口码头企业中未取得港口经营许可的26家内河港口码头企业开展环保问题整改整治工作,目前整治已全部完成,港口码头洁化绿化美化水平得到提高,沿线综合环境明显提升。

  为守护好一方清水,该区还实施了一系列畅流活水生态修复工程,比如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沿伯渎港、京杭运河沿线闸站建设,增加排水出路;持续开展河湖清淤,探索建立全区河湖清淤轮疏长效机制;开展活水工程,打通断头河沟通小微水体,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开展调水引流,合理利用中水改善内河河道水质;持续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和保护,打造区域水网生态修复。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合理利用新城厂优质准Ⅲ类出水,建设新城净水活水专用尾水管网工程,向冷渎港、江溪港、玛桥浜等河道进行补水,促进了区域水网体系的流动,置换了部分劣质水体,使补水河道水质得到有效的改善,提高了居住舒适度,环境效益也明显提高。

  完善规划、系统建设,打造生态长廊

  采访中获悉,今年新吴区设立了大运河文化发展建设有限公司,以“一盘棋”的工作格局扣紧责任链条,第一时间细化任务、落实责任。

  为了进一步完善区域水系建设,该区还聘请了同济大学专业团队,结合太湖湾科创城、高新区产城融合和城市更新全局,绘制大运河整治提升“蓝图”,构建起“大运河+伯渎港+望虞河”的水系环廊、“运河北段生活+中段服务+南段创新”的活力秀带,明确示范引领区范围和重点工作项目,目前该整治提升方案正在做最后完善。

  下一步,新吴区将全力加快完善京杭运河新吴区段整治规划,系统构建区域水环境整治体系和更新方案,快速启动先行示范区建设。同时,该区还将综合运用产业转型升级、污水处理提标、29条支河治理、调水共济等方式,推动运河水质快速提升,努力为全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两河”整治提升做出新吴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