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再跟着我大声说一遍,未知链接不点击……”10月25日晚,天气微凉,但江南大学的田径场内却是热火朝天,大一新生正聚精会神地听民警刘会亮讲着反诈知识,对他抛出的每个问题,学生们都踊跃回答。这场反诈宣讲会共有11个网络平台在线直播,观看人数达165万余人次,无锡公安为师生们接种“防诈疫苗”。
这是市公安局开展反诈宣讲的画面之一。为扎实推进宣防工作,今年4月,无锡公安组织成立了反诈宣讲团,当好群众的咨询师、守护者,针对不同人群、不同作案手段,“量身定制”反诈课堂,为全市的反诈宣传工作注入新动力、激发新动能。截至目前,宣讲团已深入大中专院校、机关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商业综合体等地,开展宣讲4000余次,覆盖120万余人。
成立“千人宣讲团”,构建人人宣讲的新格局
“我们要把‘反诈’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真正让群众‘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4月30日上午,市公安局召开“全民反诈”宣讲团成立仪式暨培训会,为宣讲团授旗并开展集中培训,旨在将更多的反诈知识、防范技能传递给老百姓。
打铁必须自身硬。5月初,宣讲团成员着手准备宣讲课程,他们从警单开始,分析每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类型、被骗人群的年龄阶段及职业身份等,通过一次次的试讲点评,一次次的修改打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普法反诈微课堂。
江阴市公安局民警李子将专业性的反诈知识转化为趣味生动的语言,滨湖公安分局民警刘会亮善用场景模拟让观众感受真实的诈骗案例,新吴公安分局民警彭晓玲循循善诱,独特的亲和力吸引群众参与……一批金牌宣讲员涌现出来,他们将理论知识通俗化,典型案例故事化,防骗技巧大众化,深入浅出地讲解各类骗局,努力将反诈宣传覆盖全行业、全社区、全阵地。
如今,每个派出所都选拔出了语言表达能力强、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宣讲员,建立起一支支宣讲小分队,精心准备宣讲内容,通过开展不间断、多频次宣讲,牢牢构筑起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安全防线。
滨湖公安分局“开化宣讲团”、锡山公安分局“聚合宣讲团”、经开公安分局“经心宣讲团”……各级公安机关都挑出“精兵强将”成立宣讲队伍。江阴市公安局巾帼宣讲团虽然成立才两个多月,已深受市民欢迎,大家都说,这是一支有颜值、有活力、有能力的团队。20多名警花充分发挥耐心、细心、暖心的女性特色,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商业体,帮助群众练就识破诈骗套路的“火眼金睛”。
“全民宣讲、人人反诈”,多一个人宣讲就能少一个人受骗。为了扩大宣讲队伍,市公安局不仅内部挖潜、寻找人选,还积极在学校、社区、企业等单位物色合适的人员,吸收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除了奋战在反诈一线、有丰富反诈经验和案例积累的骨干民警,宣讲团中还有学校师生、金融从业人员、物业保安等相关人士。
“从100余人到如今的上千人,宣讲团力量的壮大也彰显着公安机关推动反诈工作的决心和毅力。”提起宣讲团的发展,市公安局新闻中心副主任夏震宇深有感触,“防骗宣传只有从‘独角戏’向‘大合唱’转变,让每一名受宣者都能变成宣讲者,构筑起‘人人都是宣传者、个个能当宣讲员’的良好格局,才能全面提升群众整体防骗‘免疫力’。”
打通“最后一公里”,提升全民防诈的“免疫力”
如今,诈骗分子越来越狡猾,只有真正了解诈骗手法和防范技巧,才能提高识诈防诈“鉴别力”,做到防患未然。惠山公安分局惠山开发区派出所社区民警朱星的辖区有个特点,老小区内外来人口众多,他主动出击,深入社区,一家家上门开展宣传,将复杂难懂的法律专业术语转化成言简意赅的语句,让居民了解常见的诈骗种类。
一家一户走访虽然耗时间耗精力,却能让群众真正入心入脑。市公安局发动社区民警、辅警、网格员深入到农村、社区,走进群众家中,开展面对面、零距离的反诈宣讲,将反诈工作做到实处、落到细处,使防范宣传覆盖各类人群、形成规模效应。
“不落下一处角落,不落下一个群众”的思想早已在无锡公安民警的心里根深蒂固。为了提高覆盖率,他们还深入商场、企业、机关等各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开展宣讲,以点带面、串连成珠,提升反诈宣传社会面知晓率。
“如果你有一段网恋,对方各种理由推脱和你见面,有大概率是‘杀猪盘’诈骗!”“警官,你说得不对,我有一个网恋对象即将奔现了,他打完仗就会来娶我。”
这段对话不是拍电影或话剧,而是发生在锡山区八佰伴商场里的宣讲现场,民警吴伊雯和陈女士的对话。经过吴伊雯的分析,帮陈女士成功化解了一起“杀猪盘”诈骗。其实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反诈宣讲团的讲师们很多都是反诈一线的民警,多次帮助市民识破骗子的伎俩。
“反诈宣传既要‘大水漫灌’铺天盖地,更要‘滴水浇灌’入脑入心,为了让宣讲更具针对性,我们深入研究常见案件诈骗手法和受害人共同特点,因材施教,为易受骗群体‘量身订制’反诈课堂。”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七大队教导员苏振宇说,“今年6月,我们分8期对全市2400余名市级财会、国资人员进行反诈宣讲,截至目前,受宣讲人员中未发生一起电诈案件。”
“你们的对公账户公私分明吗?每一笔转账都严格遵循财务制度吗?”10月15日上午,在梁溪区圆通大厦四楼会议室,企业财务人员反诈培训会干货满满。培训会上,来自梁溪区的317家企业财务人员认真听讲,时不时发出感慨:“这种诈骗电话我也接到过,差点就上当了。”
举办市级机关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讲培训;开展精准宣讲进企业活动,打造“反诈宣传角”;会同市委办、政府办开展“送宣讲到基层”活动;联合地铁集团在三阳广场站举行“宣讲进站区”活动;依托保安协会对全市保安员分批次进行培训;组织招商银行无锡分行的志愿者开展宣讲培训……一场场精彩的宣讲开辟出新的精准化、常态化反诈战场,切实增强全体市民的识骗防骗意识和能力。
筑牢“反诈防火墙”,激活入脑入心的“新利器”
“有人在QQ上自称是公司领导让我转账30多万元,这是不是诈骗?”10月4日上午,新吴公安分局坊前派出所民警秦博在新丰苑小区社区活动中心为辖区居民带来了一场特别的宣讲会,通过开设一堂“问答式”的反诈课,秦博为群众遭遇的问题进行解答,并用这些身边案例去告诉大家如何真正提高防骗的意识和能力。
社区里、广场上、校园间……公安机关通过一场场脚踏实地、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增强了群众参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金秋时节,晚风习习,一场场 “反诈盛宴”呈现在无锡市民的面前,9月24日起,市公安局在大剧院广场、锡山八佰伴、南禅寺广场、绿点科技公司、江南大学等地举办“反诈锡引力”广场巡回活动,反诈歌曲、小品、快板引来现场观众阵阵喝彩,贯穿全场的反诈课堂让群众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反诈知识,活动现场更是成立了“警—教—校”反诈联盟,推进“全民反诈”深入人心。
为进一步提高反诈宣讲的实效,公安机关在丰富形式上也“开足马力”,结合不同场景、不同活动,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加强互动式交流,以身边人、身边事发出警示,增强群众“代入感”,使防范宣传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真正做到多一人了解,少一人受骗。
《反诈“梁”言》《纯纯的小明》《滨湖反诈课堂》……一系列反诈短视频在线上线下传播开,短视频虽然趣味性强,但难免受限于时间的因素,无法将诈骗的手法讲深讲透。为此,市公安局拓宽思路,专门找来金牌宣讲员,针对不同场景和群体,录制了5部不同类型的宣讲视频,在员工入职培训,学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时进行播放,扩大了接受宣讲的范围。
“你在网上预订了一张火车票,随后接到交易出现问题并有退款链接的短信,你会怎么办?A随手点开链接,按指令操作;B……”这是反诈宣讲团调查问卷中的一题。为让每一次的宣讲形成闭环,市公安局开发制作“平安无锡”反诈答题微信小程序,正式启动反诈“课后考”模式,在每一场宣讲后进行一次调查问卷,检测宣讲成果。
“全市电诈案件高发态势得到有力遏制,已连续6个月实现发案同比下降,今年以来发案数同比压降34.2%,发案损失同比下降40.3%。”成绩面前,刑警支队副支队长浦志炜保持了冷静,“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诈骗分子愈加狡猾,诈骗花样也是层出不穷。我们稍一松懈,可能就会有人中招,所以我们的反诈宣讲团要继续做大做强。”(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