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从“景区观光地”转型“休闲新地标”,荡口古镇优化升级后全面开放

“金荡口”,她又回来了

  □本报记者 马悦

  国庆长假后的天气有些微凉,但周边游客打卡荡口古镇的热情不减。10月的每个周末,日均都有近2万人涌入,入园预约也早早抢空。“此前中秋、国庆双节荡口古镇总计接待游客量超过30万人次。”荡口古镇负责人介绍。这个一度落寞冷寂的江南古镇,正以全新的姿态重现在世人眼前。

  荡口,历史上水运商贸发达,有“金荡口”之美名。2008年政府启动对荡口古镇的保护性修复,将古镇打造成了一个集旅游、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国家4A级景区,但由于后续业态同质化等问题,人气不彰。锡山文商旅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史郭松称,通过业态更新,向休闲体验和诗意栖居转型,“让文旅充分融合,实现景区到街区的转变,为古镇注入了青春活力。”

  “金荡口”,她又回来了。

  打破围墙,把空间留给游客

  白墙、青砖、黛瓦,木廊、流水、篱笆,江南民居风格;屋里、墙上、路边,罐、瓮、坛等泛着微光,地方特色浓郁。在古镇工作的淳朴村民,操着吴风土音的“锡普”和游客们打着招呼,谈天说地。自9月古镇取消门票“打破围墙”后,往来游客激增。在锡工作的德国小伙魏特曼初次来到荡口,便被古镇富有古韵的文化气息所吸引,和三两好友几杯咖啡外加一部相机,他们可以悠然“逛吃”一整天。

  据锡山区文旅局负责人介绍,相关研究显示门票价格每下降1%,游客量就实现3%—5%的增长,门票的取消会倒逼景区发展旅游新业态,丰富优质的旅游产品体系。一言以蔽之,门票收入少了,旅游资源综合收入却会更多。荡口古镇经过前期周密的业态更新,围绕花笑池这一中轴点打造高端消费中心,在烘焙体验工坊感受巧克力定制,在秋香别馆体验香道艺术……古镇此番对华君武漫画馆、王莘故居纪念馆、会通馆等大量老场馆进行了文化活化和展项提升,新建了荡口庭院电影博物馆,利用先进沉浸空间、VR、MR等现代展陈技术,让游客在这一中国首座庭院式电影主题体验馆中深度感受电影拍摄与制作的精彩。“各个街区还在调整提升,后续古镇将融入周边的居民社区,把原住民的生活作为古镇场景的一部分。”史郭松介绍,当下以及未来,游客来到荡口感受到的是古典与现代交融、精致又不失生活气息的江南小镇风韵。

  “驿荡口”,让游客住下来

  曾几何时,荡口古镇是“一日游”的典型,旅游团体来到古镇后走马观花,由于缺乏夜间旅游业态和产品,产生不了多少消费,荡口成为尴尬的旅游“滑地”。但这一切在今年的中秋节成为历史,荡口古镇通过对河湾、街区、桥梁、古宅等进行亮化提升,新添了夜游新玩法,并选取特色街巷和空间节点打造出全新的“十景”。潺潺的北仓河水载着渡船缓缓前行,游人们登岸后就会步入承载我国铜活字印刷术经典技艺的会通馆,借助全息影像科技体验铜活字印刷术的精湛,又能DIY创作属于自己的“铜”文创作品,日均买单数百套。伫立在夜色中的牌坊、老屋、码头、古井仿佛也拥有了生命,桨声灯影,游人如织,连带着美食街区的生意都非常红火。

  “让游客玩起来,更要住下来。”一般而言,游客过夜的消费比不过夜高出至少3倍。日渐丰富的夜间业态对外地游客具有天然吸引力,同时书香世家等众多精品民宿酒店枕河而立,与古镇“驿荡口”的定位相得益彰,国庆期间不少来自上海、浙江的游客为古镇留下“江南夜,最温情”的美好评语。

  塑“年轻力”,打造时尚地标

  国内关于古镇转型的主流观点中有一点越来越受到认可:吸引年轻人。锡山文商旅发展有限公司接管古镇后,决定用创业机会作为年轻产业的招商、引商、选商的试金石,进一步塑造“年轻力”。荡口古镇遴选出一批商业用房供年轻创客免费使用,在试营业期内精选出各领域成绩最佳的商业业态进入落地实操。获奖者可以继续使用商铺,也可以获得丰厚奖金后再和古镇共享商业开发与分成。类似创业竞赛定期举行,让业态保持自然更新,也能激励更多创新元素的加入,让古镇常葆青春。

  古镇自身的历史文化魅力也在吸引着由年轻人主导的产业前来加盟。国内数个顶级“剧本杀”创作团队落户古镇,其创作方向都是2天1夜这样的沉浸式“剧本杀”,每个团队背后都是大城市的庞大粉丝群。既然要沉浸式体验,创作中就可以融入古典元素,古镇的名人名家、著名历史场景和“夜泊”特质都是完美的背景优势。参与人群需要的场景切换,古镇的多元化街区风格也可以提供各种特色舞台。此外,青春偶像剧的目标群体是年轻人,多家影视剧团队正是发现了荡口潜藏的年轻时尚感,欲以快节奏剧情加上慢生活的古镇,营造出现代人最需要的返璞归真,既让古镇成为镜头的“宠儿”,也能有力助推荡口美学地标的时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