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宜兴国合环境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主导的“一带一路”环境技术转移与产业孵化器,在深圳“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正式挂牌。未来,这一飞地平台不仅将打造绿色产业创新基地,还将形成“引进来+本土化+走出去”的整体闭环,推动环保领域国际交流与国际绿色技术转移转化。
国合环境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是宜兴环科园推动环保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化合作水平的主要载体平台。虽然仅有4年的发展历程,但却迅速孵化了20多家企业,申请了超100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集技术转化、产业孵化、智能制造于一体,成为了环保产业转型升级“试验田”。
与单纯项目引进、技术合作不同的是,国合基地创新提出合伙人制度,打破了国际合作壁垒,让外方的技术“种子”能在本地开花结果。合伙人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来自日本、韩国等不同国家地区的合伙人资源,引进一批拥有国际高端技术和装备的企业,组建合资企业,逐渐孵化一批行业“单打冠军”。
“引进来”带来资源集聚的同时,更激活了产业发展“生态链”。以平台企业国合绿材为例,该企业由嘉铂新材、国合基地、建大水务、东南大学四方共同出资成立,是目前省内海绵城市雨水收集模块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资源技术的集成让这家后起之秀快速凸显“专长”。随着企业的落户,基地产业业态逐渐丰富,为宜兴环境医院组建“特色专科”打造了一支强有力的“后备军”。如今,除了传统水务外,基地业务覆盖水环境综合治理、固危废处置、土壤修复技术与装备等多个领域。
而资源集聚所带动的人才集聚效应也愈加凸显。吉田健二是国合生物的股东,也是基地的全职外国专家。2017年,吉田健二来到宜兴后,不但为基地带来了尖端技术,更成为了基地对外交流、承接业务的一大窗口。鉴于其对地方产业发展的贡献,不久前,吉田健二还被评为首批“无锡市人民友好使者”。据国合基地执行合伙人邵焜琨透露,目前,像吉田健二一样的全职外籍专家,国合基地有5名。
如今,身怀多项技能的国合基地已参与到粤港澳大湾区治理、长江大保护、雄安新区等多个区域治理项目中。基地服务的长江大保护嘉陵江流域五排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项目,经过一年实践的系统修复运行,水库各项水质指标改善显著,由治理前的劣五类提升到地表三类水。当地百姓竖起大拇指称赞,“这是近十年来的最好水质。”
(蒋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