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已是东西方基础教育的共同走向
基础教育是每一个孩子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因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规划人生发展的能力,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学生拥有走向社会必备的共同价值观、基础知识、关键素养奠定基础,已成为东西方基础教育的共同追求。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关于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探索。进入新世纪,在江苏省天一中学,“假日新视野”“选修课”“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给了孩子们发展兴趣、施展才能的舞台;名人课堂,众多的各领域的领军人物与孩子们对话。现在,在无锡南外国王国际学校,“延时服务”催生了“延展课程”。每天的延展课程,有了艺术、体育、戏剧、辩论等方向的近百门选修课程,看着孩子们走向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我内心常回荡这样一句话,“飞翔的蝴蝶最美丽”。
40多年的教育经历使我深悟,“优化学习过程”“丰富学习方式”应该是现代素质教育的着力点,而优化学习过程的基点应该是“尊重学生个性,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教育工作者不可能创造“天才”,但我们一定可以发现“天才”并为其成长提供土壤。在我看来,“天才”的含义,其实就是“个性”。当教育真正尊重了孩子们个性成长的权利,孩子们的学习有了更多选择,我们才可能看到“每一个孩子的个性与特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追求更深刻的内涵性
虽然很多地方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许多素质教育项目,但理性地观察这些实践样本,仍有许多值得警觉的地方。在学校层面,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学校的常态课堂仍然未进入核心素养培养的层面,学校的德育工作仍然有漂浮式、运动式的特征,如何形成有效的、生活性的、沁入孩子心田的德育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在社会层面,错误的教育文化仍在弥散,“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谬误,还在误导孩子的早期成长。
尽管有许多未尽如人意之处,但我仍然相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至少在这样几个方面我们应该可以做得更好。其一,升华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基于长期的教育经历与感悟,我认为,素质教育应该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奠定每个孩子良好的习惯与成长的内驱力,形成一种民族性的言行风格。其二,强化“丰富课程”建设。有了丰富性,才有选择性,有了选择性才会有个性发展的真实。今天的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一定不是为了展示,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为了奠定孩子们的终身习惯,为了孩子们的学习有更多选择,为了孩子们能拥有丰富的校园生活,为了孩子们的终身发展。其三,着力“关键能力”的培育。当前,通过“双减”的落实,我们应该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个性生长土地,让孩子们有更多的个性选择,有更多的兴趣发展空间。家庭生活中,学校教育中,更加着力于培育关键能力,帮助孩子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梦想、有良好的学习品质等关键能力的优秀公民和各领域的贡献者。
基础教育绝不是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把每个孩子炼成钢,而是要确立孩子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在其成长中不断升华他们对科学和人文的兴趣,进而发展为对某学科、某领域的爱好,乃至内心的无限向往;并在社会生活中不断拓展孩子们的视野,促进孩子们在道德、学术、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作者系无锡南外国王国际学校中方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