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攻克停车难这个“城市病”,新吴区下了大功夫。昨从该区城管局获悉,经过全面统计辖区内各类建筑物停车资源、各类道路泊位供需,城管部门对全区停车规划进行修编,细描出一幅全区城市停车图,并借力城市“智慧大脑”对停车进行系统管理,用建管疏堵并举的方法精准施策破解停车难题。
据了解,新吴区早在2018年率先编制了《新吴区综合停车规划(2018-2035)》,此次对全区停车规划进行了修编。在绘制停车地图前,新吴区开展了停车资源的专项普查。普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区现有各类车位总数35.1万个,存在公共泊位占比偏低、停车泊位分布不均衡、设施使用效率不高、通行空间品质不佳等问题。在全面摸排基础上,该区综合汇集每个建筑(道路)的名称、位置、停车需求、停车缺口、收费情况、违停情况等要素,建立全区GIS停车数据库,全面覆盖现有配建、各类公共停车设施,形成停车现状一张图。这张停车图中,将全区分为38个管理单元,以每个单元用地、交通及已有停车设施为对象,综合对现状地块进行供需分析,按照“供需平衡”“单元补偿”“管控落实”“多样建设”原则,实行分区整治策略。
新吴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规划将针对用地功能混合的非产业片区,按照“一路一策”原则,分别实施加强管理、智能诱导、分时共享等10条停车管理措施,针对用地功能单一的产业片区,将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实施企业内部调整、鼓励企业挖潜、新建停车场等6条停车管理措施。并“对症下药”拓展停车资源,至2023年规划新建停车场63处共1.8万个泊位,至2025年规划新建停车场达72处共2万个泊位,基本解决“十四五”期间全区停车缺口;远期还将结合控规单元公共停车预测,弹性预控用地,规划新增公共停车场105个共2.7万个泊位,实现全区停车供需基本平衡。此外,该区还将挖掘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园区企业、公园广场、地下空间及城市绿带,向“空中”“地下”“树间”扩展停车空间,平衡停车需求。
借力“城市大脑”精准管理,新吴区还开发了“锡慧停”APP,建成了集信息查询、数据分析、预判规划、政府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完成119个场库3.98万个公共停车泊位在市、区停车管理平台的接入,全面实时监控、分析全区停车资源动态变化。城管部门人士表示,今后将持续深化区智慧停车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将全区停车资源纳入全流程规范管理,进一步提升停车管理精细化、智慧化水平,打造智慧停车城市区域典范。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