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本报记者作为媒体评审,参与了优酷S级综艺《这!就是街舞》第四季总决赛的投票与录制。街舞文化在几年前,尚属小众文化,但近年来,它在不断破圈,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了解街舞、感受街舞。期间《这!就是街舞》这档综艺节目起到了较强的助推作用,其运行中的密码是什么,令小众文化进入大众视线?
首先是对娱乐性和实用性的兼容并包。《街舞》第一季横空出世,街舞就开始逐渐以“正面+潮流”形象,试图破除大多数人的刻板印象。在前三季实现口碑和出圈的双成功后,《街舞4》开始对街舞进行“重构”,更清晰地传递“传承”“梦想”“情怀”等正向价值观。街舞四季,是一个由低到高的进化过程,满足着人们的需求,从最初的实用性需求,到心理层面的娱乐性需求,再到更高的、精神层面的娱乐性需求,随着需求的不断升级,产品也不断进化。
其次是艺术性改造满足人们的情绪价值。在众多优秀中国选手加入《街舞3》的同时,国外顶级舞者也来参赛,在国内外多元文化不断碰撞中,街舞展现出了全新的中国化表达。而实现小众文化向大众化转变,需要更好地调动观众的情绪价值,以“艺术化”作为支撑。文化产品有了各种艺术化的表达,与音乐、舞蹈、绘画、戏剧、影视结合起来,才能被更多人接受和认同。街舞节目深谙此道。每一季都有跨界舞种的交流,今年更是将近年来大热的国潮风格使用到了极致。戏曲、国画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与街舞做结合,比如马晓东编舞演出的《琴》《棋》《书》《画》;比如决赛之夜,舞者乔治将武术、舞狮等国风元素一一呈现。
再者是有完整产业链的考虑,对这一文化产品实现系统化的支撑。《街舞》瞄准的是整个街舞产业链的构建开发。所以,节目组总在尝试突破人想象的玩法升级,第三季总决赛时就宣布,第四季将是全球联队大战,于是,今年就看到了这样一档集结了世界各地大神的高级秀。在上周六的直播中,总导演提到明年的“玩法”是进行18-30岁年轻街舞爱好者的选拔,这其实就是为线上线下实现深度绑定做铺垫,为街舞产业链布局再添一把助力。联队成员们将去往全球四十多个国家,进行百场以上的海选,将全球街舞年轻势力聚集至中国。
(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