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双11”防诈指南请收好

警方发布7类高发电诈案件类型

  本报讯 “双11”已至,是否刚熬夜交完尾款,期待着快递的送达?这时一定要擦亮双眼,提高辨别能力。因为“双11”不仅是购物者的“狂欢季”,也是电诈不法分子的“狂欢季”。昨日,无锡警方发布7种“双11”高发电诈案件类型,提醒大家提高警惕。这7类案件类型分别是刷单返现、钓鱼链接、冒充快递员、冒充客服、二手交易、提额和中奖类诈骗。

  虽然诈骗手段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不法分子都是通过打来陌生来电、让诈骗对象点击未知链接等手段套取个人信息,进而实施诈骗。近日,我市有部分市民已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11月4日,市民管先生接到自称快递“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快递丢失,将赔偿其200元损失,管先生在对方提示下在支付宝理赔中心申请到商家备用金500元,然而他并不知晓这500元是自己的额度,于是对方要求管先生下载某聊天软件并退还“多赔偿”的300元,并以操作失误、超时等理由诈骗管先生6.5万余元;11月7日,市民张女士加入了一个“‘双11’福利优惠群”,在群内抢到50元红包,然而需要下载某软件才能提现,于是张女士立即下载并在对方指导下开始投资,结果钱没赚到,反而搭进去5万余元……

  一个个“血”的教训给大家敲响警钟。无锡警方提醒,网络购物中,只使用官方客服沟通工具,消费者要选择正规购物网站,客服打来的电话不要轻易相信。不轻信低价商品、不下载不明软件,不点击陌生链接,不泄露支付密码,不添加陌生好友,不随意扫码支付,注意保护个人隐私,特别是身份证、手机号、银行卡、验证码、家庭住址等信息。看到招募“点赞员”、缴纳“保证金”、提高花呗额度等字眼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已被骗,务必留存证据,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如疑似遭遇诈骗,可拨打全国反诈专线96110进行咨询。

  (张子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