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科创周刊

打造撒手锏,得舍得下本钱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要迈向产业链中高端、城市要拥有持久竞争力,都必须坚定不移加快科技创新。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理应持续加大在创新上的投入,打造“撒手锏”、筑牢护城河。

  有投入才有产出,科技创新亦是如此。近日,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发布了“2021江苏省百强创新型企业”榜单,无锡远景能源、兴澄特钢、威孚高科等多家企业入选。上榜企业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自主创新能力强,百强创新型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销售收入比例平均达4.12%,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平均达18.25%。特别是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平均达51.92%,比上年提高8.8个百分点。这说明企业想“吃老本”、靠一两个产品包打天下是很难了,必须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成功企业的实践也证明,企业的创新支出和其成长性正相关。在无锡,不少“黑马”企业有一段创业初期的苦楚:集中一切投入科研,有的甚至在最困难时靠借债维持公司运转。其中一些以创新实力赢得成功之后,又往往会持续加大创新投入,这样的“良性循环”也让他们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有的用短短数年时间实现了很多企业几十年都难以企及的目标。这让人们在惊叹资本魔力的同时,也见识到创新的神奇之处。

  如何才能将创新之力发挥出来?人才是最核心的资源要素,越是稀缺人才,流动性越大、议价能力越强,这要求企业能舍得拿出与之匹配的薪资去招引人才。有很多名校毕业生抱怨说,同样的人干同样的职位,在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薪酬水平要明显高过二三线城市,甚至感叹在中小城市找份高薪工作不容易。突破“地级市”思维、向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看齐,是现在无锡城市主政者对各级干部提出的要求,无锡各方面发展想跃上更高台阶必须这样自我加压。无锡的企业也应该跳出“地级市”思维,在经济全球化加速演变、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对手,要招引全国、全球的顶尖人才,当然要给出能与优秀同行比肩的薪酬水平。顶尖人才选择你这家企业,不会因为企业身处地级市就降低薪酬要求。

  企业提升创新力,要重视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设,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对上争取科技计划项目、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更高平台。在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中,无锡企业大放光芒,无锡企业参与的多个项目获奖,一些关键技术推动我国相关领域的产品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可控、部分领先的跨越,提高了企业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这些都是对企业矢志不移推动科技创新的回报。

  现在,商业资本选择一家企业,最重要的就是看企业手里有没有核心技术,企业借助资本的力量获得更大发展后,在创新投入上也就有了更充足的资金,这种正向效应的源头就是企业要重视科技创新。企业要把创新融入全生命周期发展的每一个环节,让创新引领企业不断登上新的高峰。(石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