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发布厅

强化监督 真诚服务

以精准“诊疗处方”促进劳资双赢

  为更好地发挥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在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江苏省总工会、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四部门《关于实施企业劳动用工监督评估专项服务行动的意见》要求 ,无锡市总工会于4月至9月在全市开展了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与企业劳动用工监督评估专项服务行动。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与企业劳动用工评估专项服务行动,是对企业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依法保障职工权益情况,进行的有组织的监督评估和指导服务活动,通过精准高效的服务,帮助企业锁定风险、开出诊疗处方。在今年的监督检查中,全市各级工会共对1733家企业开展了监督评估,期间发放《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188份,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建议书》16份。帮助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238份,补发工资266.9万元,补缴社保182.7万元。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活动在无锡已连续开展了14年,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也得到了企业的广泛支持和职工的积极参与,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步入了常态化。用人单位态度端正,积极迎检,能主动提供监督检查所需材料,面对询问不回避,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能够虚心接受,请教解决办法。总体上,企事业单位在劳动用工方面表现优良。一是企业重视劳动用工规章制度建设。从检查情况看,绝大多数企业重视企业规章制度建设,适时进行制定和修订,企业规章制度的合法性与规范性进一步提升。二是企业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持高位。国有(控股)企业,规模以上民营企业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的签订率达到98%以上,其他外资、私营企业签订率在92%左右。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的履行情况总体优良。三是企业职工工资支付率平稳。绝大多数企业能按时足额发放工资且发放手续完备。少数劳动密集型中小加工企业因疫情及外部大环境的影响,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降,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的,能向劳动者说明情况,经与职工协商一致后,短时延期支付工资,取得了职工的理解。四是企业对职工的关爱举措较细较实。实地探访发现,很多企业把“解职工忧、帮职工困”作为凝聚人心、构建和谐、提升队伍的一项重要举措, 充分发挥职工服务中心、职工之家、爱心母婴休息室、安康驿站等阵地的作用,在改善工作和食宿环境、激励员工成长成才、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关心职工婚姻家庭等方面想得细、做得实。

  本年度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与企业劳动用工评估专项行动同时进行,期间发现少数用人单位在劳动用工方面仍存在问题和短板。一是企业劳动用工规章制度不尽完善。规章制度中部分条款内容与法律法规不相符,尤其是奖惩规定不合法。有的内容比较空泛,缺乏操作性。有的在制定、修订必经的程序上打折扣、履行不到位。二是集体合同、专项协议签订形式化。虽然绝大部分企业都能按时签订,但协商的过程与结果不明晰,文本单一,没有体现单位特色。三是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少数企业在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格式文本过程中,常常出现工作岗位、工作时间、薪资待遇等必备条款缺失,有的甚至仅有员工签字。四是超时安排加班情况较多。一些制造密集型企业,超过法定标准安排加班问题较为突出,有的企业推行两班倒,每天工作12小时,月休1-2天。五是高温津贴待遇落实不到位。有的私营小微企业未给高温岗位职工发放高温津贴,有的未能按标准发放高温津贴。六是社保缴纳不能做到应缴尽缴。少数单位以“职工不愿缴纳”等理由,采取每月发放社保补贴的形式弥补职工损失,还有部分企业为了节省用工成本,选择较低档次申报。

  市总工会将进一步加强与人社、司法等部门的协作,对职工人数多、经营不稳定、劳动强度大、劳动关系矛盾多的企事业单位,实施重点监督与对接服务,促进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和违法违规现象的督促整改,促进劳资共赢。(周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