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深度融合,​下活产业“一盘棋”

——加速构建锡宜一体化发展大格局系列报道之二

  走进太湖渎边的赫联太湖西岸科创园,一幢幢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如今,总面积10万平方米的一期项目与20万平方米的二期项目建设完工,意向签约落户项目45个。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批项目中,35个项目来自无锡城区。

  这波“吸引力”正是源于锡宜一体化的推动。如今,一湖之隔,“桥头堡”周铁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赫联便是个生动缩影。从区域协同“一条心”,到融入发展“深一度”,放眼宜兴,这样的产业协同发展效应在不断放大。立足太湖湾,放眼长三角,锡宜两地已在共谋产业发展上找到了更多契合点。

  链上突破,打造新增长极

  锡宜产业共融,宜兴从围绕高端产业集群补链延链发力做起。“设计制造在无锡城区、封装在江阴、原材料在宜兴”,紧扣这一思路,宜兴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拉开了锡宜产业一体化大幕。如今,产业链的同频共振已从集成电路延伸到了新能源、环保物联网等多个领域。

  以新能源产业为例,目前,宜兴已集聚规上企业上百家,覆盖光伏、核电、风电、氢能等多个领域,已成为依托无锡、辐射周边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去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600多亿元,产值占无锡比重居各板块之首,发展势头强劲、潜力巨大。未来,宜兴还将全力打造长三角新能源产业制造高地。

  环保,宜兴的一张靓丽名片,经过几十年的产业积淀,产业发展也进入了瓶颈期。无锡物联网,在全国都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环保“链接”物联网,成为产业新亮点。经过近两年的实践,环保物联网已成为无锡环保产业的一张特色名片,智慧环保发展迅猛,涌现出卓易科技、天长环保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双碳时代,环保物联网更是大显身手,在智慧监测、智慧服务等方面拿出了“无锡方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助力打造绿色低碳城市。

  而在长三角一体化、太湖湾科创带的战略机遇下,锡宜两地践行产业一体化方向更加明确。承载产业溢出、融入产业链发展成为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眼下,在锡宜协同发展区中,周铁、万石和芳桥等主要板块正瞄准文旅、科创、智造三大领域,当好锡宜“门面担当”,逐渐彰显门户价值。其中,万石镇提出“打造锡宜协同科技创新核心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联动西部三镇,打造智能制造小镇带。

  (下转第3版)

  深度融合,​下活产业“一盘棋”

  (上接第1版)

  区域协同,共攀产业高峰

  从产业链联动布局到链上同发力,如今,锡宜两地的产业协作更是迈向了区域协同发展新台阶。

  近年来,无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在这一发展快速期,宜兴乘势而上,加快布局,于今年初全新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对标无锡马山、高新区等4个各具特色的生物医药专业园区,宜兴全新规划生命健康产业园,错位主攻生物制品生产制造、健康食品品牌打造等领域。

  力求“1到10”的跨越式发展,宜兴打出的便是“区域协同牌”。今年4月,宜兴携手滨湖举行了一场“生命健康产业基地共建签约”,双方将合力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顶级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签约当天,滨湖一批重大生命健康产业项目同步“过湖”,入驻宜兴环科园。双方在宜兴合作共建生物医药、诊断试剂等5个生产基地,滨湖负责生物医药产业孵化、临床服务等内容,宜兴负责项目中试、工艺放大、生产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等内容,通过5-8年的努力,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顶级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集聚100家以上生物医药企业,产业基地产值规模达到500亿元。

  一个是拥有无锡80%新药研发能力的产业高地,一个是未来发展潜力股,强强联合,一路奔跑。据宜兴环科园相关负责人透露,总投资3.5亿元的菲吉乐科噬菌体生物替抗项目落户宜兴国际生命科学产业园后推进加快。目前,该项目已成功立项,盘活了4000多平方米厂房,进入内部装修阶段。

  “合”而不同,以自我优势引领双向互动

  如何抱团干好同一件事?“合”而不同,才能产生“协同”。产业一体化,宜兴更要立足优势产业建链强链,引领无锡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双向互动、融合发展格局。

  生态优势,宜兴最大的底气所在。如何发挥好这一特长?眼下,宜兴已在旅游业发展上全面发力,自觉践行“两山”理念,加快打造美丽无锡。据悉,大拈花湾项目首开区——竺山地块近日已经全面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太湖生态展示馆将完成施工图并开工建设。明年6月,拾心之境、生命方舟开工。明年10月,竺山地块展示区将对外开放。

  于宜兴而言,大拈花湾项目的建设正改变宜兴旅游格局,未来,将与宜南山区阳羡溪山、窑湖小镇等一批百亿元投资级别项目串点成线,推动产业提档升级。随着苏锡常南部高速和宜马快速通道加快建设,锡城与宜兴之间,尤其是太湖新城、马山和宜兴周铁之间,以前因太湖相隔的各大旅游景区,因此将连成一体,在大灵山旅游的龙头带动下,全面提升无锡文旅产业格局。

  “打造通航产业园,宜兴优势明显,其中交通区位优势尤为凸显。”丁蜀镇党委书记钱靖认为。丁蜀通航产业园往东,距离太湖直线距离不到3公里。在取得相关飞行许可后,可为各类通航飞行器的试飞、训练等提供安全而充足的飞行空域。

  地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产业园在区域一体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太湖湾科创带”中空港产业园的组成部分,丁蜀通航产业园与硕放空港产业园“两园”联动,实现民航运输与通用航空的“两翼齐飞”。未来,丁蜀通航产业园除了在通航运营方面给予硕放机场有力支撑外,还将聚焦航空物流、总部经济等领域,实现产业集群集聚、资源共建共享。

  (蒋梦蝶、胡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