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聚焦 发布厅

让阳光驱散心灵的阴霾

面对面话心声、一对一解压力!“线下+线上”心理服务受欢迎

  总有一些市民,在当下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和纷繁复杂的人际相处中,会出现各种情绪问题。近年来,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下属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心,用专业和热情服务市民,犹如丝丝阳光,驱散着人们心头的阴霾。记者了解到,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心下设情绪与压力管理、婚恋与家庭、儿少心理行为、睡眠健康、老年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评估等六个团队,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成为市民心理健康的守护者。今年以来,前来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市民显著增多,10月正式上线的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互联网医院也日渐成为一些市民的新选择。

  心理咨询者女性多于男性

  医院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心于2019年开始运行,依托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心理科,由临床心理医学专家、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及心理测评人员组成多学科团队,目前在医院本部钱荣路156号及市中心勤学路28号开展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及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综合运用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系统家庭治疗、团体治疗等治疗技术,对市民各类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进行筛查、诊断,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心主任助理包炤华主任医师介绍,从近3年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情况来看,男女咨询人数比为1:1.86,女性咨询人数多于男性,这也反映了女性诉求欲望更强烈,更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此外,18岁以下人群咨询比例从39.5%增加至48%,其中14-18岁青少年就诊比例最高;60岁以上老年人就诊比例最低且逐年下降,2019年至2021年分别为4.7%、3.5%、2.9%。

  咨询团队精准服务全年龄段

  “如今,心理问题各年龄段多发,我们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从学生、孕产妇,到中青年职场人士、老年人等全年龄段全覆盖。”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心主任王国强主任医师介绍,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段或引起情绪问题的矛盾点,选择合适的心理团队咨询或治疗。如情绪与压力管理团队经常接到职场人士的咨询。一名公司财务高管,因为手头工作越来越多连续加班,且自身追求完美,出现焦虑情绪,回到家辅导孩子总是情绪失控,孩子由于恐惧更是完成不好作业,由此导致恶性循环。自认为情绪出问题的她走进了心理咨询室,让心理医生为她疏解。

  说好了生二孩后孩子随女方姓氏,然而到出生后又变卦了,一家为此而闹得不可开交,影响了日常生活。诊室内,婚恋与家庭问题团队曹磊明副主任医师当起了“和事佬”,一一为家庭成员做工作,讲道理,安慰双方,为他们安神。曹磊明介绍,如今,不乏一些人会因为婚姻恋爱家庭中出现的鸡毛蒜皮事而引发心理问题,一旦自我无法平息,还是要求助于专业人士。

  日前,教育部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儿少心理行为问题团队李志佳副主任医师介绍,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逐年高发,由家长陪同前来咨询和就诊的孩子增多,咨询主要集中在学习和考试的焦虑情绪、早恋、亲子关系、游戏电子产品使用等引起的心理问题。初中学生小路原本成绩很好,在班里名列前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家上网课的同时,由于自控力欠佳,逐渐沉迷于网络,发展到成瘾,家长予以制止时,还对家长动手。家长前来求助,李志佳为孩子进行门诊心理治疗,帮助孩子重新建立合理的认知,指导家长通过物理隔离让孩子避免接触网络。一个多月后,通过定期的心理治疗,小路的情况逐渐好转。

  睡眠健康团队朱伟主任医师介绍,睡眠障碍主要体现在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不高,如睡不着、早醒、多梦等,一些人还有呼吸睡眠暂停。除了以往的老年群体,近年来,学生和职场人士由于学业、工作、人际关系紧张,成为睡眠障碍的高发群体,陷入“越想越怕,越怕越睡不好”的恶性循环中。朱伟表示,睡眠障碍持续时间较长且经自我调适无明显改善,就应及时就医,医生会做相应的评估,一旦发展为慢性失眠、顽固性失眠,单一的心理干预效果就不明显,需要用药物辅助调理。

  老年人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老年人往往忽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一名退休知识分子,近来突然性格大变,焦虑、抑郁,常常唉声叹气、无所适从。幸亏细心的子女发现后及时向心理医生咨询就诊,诊断为“退休综合征”。老年心理健康团队刘晓伟主任医师介绍,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焦虑、抑郁、衰老引起的躯体化障碍,“退休综合征”、人际交往障碍甚至幻觉妄想等,但社会对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关注度低、重视程度不够,老年人也常常因担心麻烦家人、怕给晚辈带来经济负担等原因而不愿就医。他呼吁社会和家庭要关爱老年人,培养老年人的兴趣爱好等,要将老年人的精神健康纳入社区体检,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互联网医院方便咨询者

  一部智能手机,关注“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微信公众号,就能进入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咨询和就诊。这样的方式尤其受到年轻一族的青睐。自10月10日推出互联网医院以来,青年人约占咨询人数的66%。一名患有抑郁症的大学生,暑假期间来院咨询并就诊,改善了情绪与睡眠。开学后,由于多种原因,病情有反复,在外地上学的他咨询复诊很不方便,现在通过图文、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与互联网医院的心理专家进行沟通,病情逐渐稳定。据悉,市民初次就诊,需到医院线下实名制就诊。目前互联网医院诊疗服务仅适用于已在实体医疗机构精神或心理专科门诊面诊的复诊患者,挂号就诊时线上提交门诊病历、出院小结、诊断证明、配药处方等能证明就诊者复诊身份的凭证即可。而线上不仅有咨询导诊人员,还有诸多经验丰富的医师、药师,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提出建议。同时,心理健康评估团队王军副主任医师表示,互联网医院还提供在线心理测评服务,医生会定期评估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制订更精准、客观的诊疗方案。

  互联网医院的正式运行,为一些人群提供了全新的咨询渠道,对于无暇、不便走进诊室的市民来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于很多不愿意走进医院的人而言,也能保护隐私。今后,医院将强化线上就医指导,还会为慢性病患者等提供线上复诊开药服务等,持续升级互联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