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高龄、失能老人不出家门就能享受专业护理服务——

推广家庭照护床位 难点在哪?

  □ 本报记者 殷星欢

  对于居家的高龄、失能老人来说,缺乏护理技能、缺少子女陪护,一直是萦绕心头的养老难题。今年10月中旬,市民政局联合市医保局、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出台《无锡市实施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工作方案》,把专业照护床位“铺”进老人家中,让居家老人也能享受护理员上门一对一护理、医疗服务。试行已近两个月的“家庭照护床位”服务效果如何?机构、老人及其家庭有什么顾虑和要求?推广是否存在难点?

  上门照护待遇堪比养老院

  上午10时,家住新安花苑二社区的陆阿婆正躺在家里专业的照护床位上接受理疗。陆阿婆今年83岁了,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次意外摔跤后卧床不起。子女在社区帮助下申请了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及相关服务。很快,可升降、可调节角度的专业护理床就装到了陆阿婆家里,专业医生和护理员上门帮陆阿婆量血压、测血糖,并进行中频治疗,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待遇跟养老院也差不多了。”陆阿婆笑着说。

  “新吴区在全市最早启动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目前已累计和215户老人家庭签订协议。”新吴区民政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签约老人提供了智能手环或在家中安装智慧呼叫系统,老人只需按下手环或呼叫按钮,就可以联系上门服务。

  今年全市推广“家庭照护床位”后,更多老人享受到这一服务。滨湖区大箕山家园的任奶奶和老伴已90多岁高龄,任奶奶行动不便,需要坐轮椅,老伴经常出现烧水忘记关火、久坐后头晕站不起身等情况。前不久,任奶奶一家和附近的百禾怡养院签约“家庭照护床位”,护理员、医生按时上门进行医疗监测、生活照料。目前,滨湖区有91户老人家庭签约,全市其他板块也陆续推进“家庭照护床位”建设。

  长护险基本覆盖服务收费

  哪些老人可以申请“家庭照护床位”?根据《无锡市实施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工作方案》,目前主要服务对象为本市户籍、本市居住的中度、重度失能居家老人(六十周岁及以上),其中低保、低收入、高龄、计划生育特殊扶助家庭老年人根据本人及其家属意愿,优先考虑。

  专业的护理、医疗服务送上门,费用如何?目前,“家庭照护床位”服务对象中,绝大多数是医保部门推出的长期护理保险参保老人。长护险对申请评估为重度失能的老人每天支付50元,中度失能老人每天支付30元保费用于护理服务。根据服务情况看,“家庭照护床位”服务费用基本可由长护险覆盖,一般老人无需额外支出或只需额外支出少量费用。

  滨湖区百禾怡养院院长赵娟介绍,目前该院有30户签约对象,全部为享受长护险的重度失能老人。新吴区旺庄养老院院长许锋表示,该院51户签约对象90%以上为享受长护险老人。

  “我们院每位老人平均一周上门服务三到五次,每次服务一个半到两个小时。”许锋说,“包括口腔清洁、饮食照料、排泄护理、皮肤清洁护理等多项服务在内一次约75元,其他如褥疮护理、医疗服务等价格稍贵。”

  护理服务消费意识待提高

  据悉,到本月底,全市将建成800张家庭照护床位。推广“家庭照护床位”,目前还有哪些难点?

  养老机构普遍反映,“家庭照护床位”上门服务成本较高,尽管政府已对养老机构按床位数进行补贴,目前只能维持盈亏平衡状态。

  “养老院内老人集中,护理较为方便,我们护理员和老人比例为1:6。”许锋说,“相比之下,护理员上门一对一服务,一天做不了几家,交通、时间成本要高一些。”此外赵娟表示,如果是医疗服务,涉及药费、耗材,需要医生出诊,成本也较高,相应收费也较高。

  “家庭照护床位”接受度还有待提高。有家属觉得老人单独在家时让陌生护理员上门服务并不放心。有些老人家属觉得每周上门服务时间较短,无法满足需求,但长时间服务价格又过于高昂。多数老人及其家属最大的顾虑还是费用。“我们和大约200户老人家庭洽谈,最终只签约了51户。”许锋说,有些中度、重度失能老人已经享受长护险保费,但老人或家属觉得这笔保费是用来补贴生活的,“购买护理服务的消费意识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