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太湖周刊

挚爱麻雀

  □吴仁山

  在人们的视野中,平常见得最多的鸟儿,恐怕要数麻雀了。特别是在广袤的乡村,一年四季,道路旁、沟渠边、树林间,甚至农家的庭院里、屋顶上,都可见到它们腾闹欢跃的身影。这些小家伙总是随遇而安,树洞、屋檐、柴垛,都能成为它们做窝的地方。它们与村民和谐相处共同生活,并一起经历风风雨雨,见证村民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每天清晨,村民在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中被唤醒,又在它们的歌声里起床、洗漱、做饭和劳作。乡村的麻雀一点也不怕人,主妇们将谷物撒在屋外场上喂鸡时,它们便会大胆地从树林中飞来,悄悄混进鸡群,争食谷粒。见有人过来哄赶时,会立刻扑扇着翅膀离开,但人前脚刚走,它们后脚就又飞回来了,非常机灵。傍晚,成群结队的麻雀栖息在树枝或屋顶上,探着小脑袋东张西望,似乎是在等候村民收工归家。

  平时,村民对麻雀的印象不错,但也有讨厌的时候,比如初夏或深秋谷物类庄稼成熟之季,麻雀偷吃麦子或稻谷。村民为了保护粮食,会在田地中间,竖起用稻草扎成的假人。麻雀则常常采取试探的策略,与村民斗智斗勇。当然,麻雀还是很有功劳的,它们平时吃掉的害虫,远多于被它们偷吃掉的粮食,当属“良鸟”之列。又记得曾有年长的村民说过,凡是麻雀聚集较多的村庄,生态环境一定非常好,因为麻雀喜欢选择空气、水源无污染,绿树多,谷物类庄稼长得好的地方做窝、栖息。

  记得小时候,我家所在村庄绿树较多,特别是有几十棵长得郁郁葱葱的楝树、杨树、香樟树,有很多麻雀在上头做窝。某年暑假,一场狂风暴雨过后,树木被吹得七零八落,枝头的麻雀窝也被风刮了下来。我从浸泡在雨水中的鸟窝里,捡到两只刚长出羽毛的小麻雀,把它们放在手心里,它们转动着怯生生的小眼珠盯着我,浑身直哆嗦。看着那可怜的样子,我决定收养它们。但是,其中一只由于掉下树时已遍体鳞伤,翌日就死去了。我决定好好养活另一只。

  平日里,我会把这只小麻雀放在自己制作的铺着棉絮的鸟笼里,给它喂用水浸泡过的小米,有时也会捉来小虫给它加餐。几天以后,这只小麻雀渐渐地不怕我了,还会主动飞过来张嘴讨食。一段时间后,小麻雀渐渐长大了,翅脉也硬了。因为快开学了,我不能再每天照顾它,便决定将它放归离家不远的小树林。可是,它几次飞回到我的身边,不愿离去。后来,我到离家较远的一片绿油油的稻田间,一狠心将它放飞出去,它拍拍翅膀最终飞远了。

  可以说,麻雀是我孩提时代的好伙伴,带给我不少欢乐。前不久,我从一份权威资料上看到,全世界共有27种麻雀,我国有其中的5种,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编制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并号召人们好好珍惜和保护它们。作为“乡村小精灵”,麻雀当之无愧该享受此项“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