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发布厅

黄金水道释放绿色动能

  无锡,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总长约为40公里的京杭运河无锡段起于惠山区玉祁五牧,至东南沙墩港出境,斜贯无锡市全境,是大宗货物运输的重要水上通道。

  经济发展,生态优先。智能化整治船舶污染、重现岸线风光、建设绿色航道……结合“美丽河湖”三年行动,近年来,无锡以运输结构调整为突破口,立足于打造大运河绿色样板发展战略,助力“黄金水道”运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加速释放绿色动能,真正让市民感受到“推窗见绿,沿河见景”。

  “智慧+”守护“美丽河湖”

  由新吴区新安水上服务区出发,沿京杭运河无锡段向南而下,可直达苏州望亭镇。

  “整体环境好了,望亭那边的船舶也愿意停过来。”有着十多年水上管理服务经验的新安水上服务区工作人员殷波告诉记者。近几年,随着服务区硬件设施与服务的提升,船民的规范、环保意识也更强烈,他们会主动将船舶停放在服务区水域的安全可靠处,避免伤害两岸绿化带。

  据了解,建成于2014年的新安水上服务区共有长300米左右的船舶泊位岸线,最多能同时供近40艘千吨级船舶停靠休整。其船舶污染物智能一体化接收柜、供水及岸电等绿色服务设施以智能化手段在为船民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引领了环保风尚。

  登上多功能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船“苏锡洁01号”,只见工作人员正在将已收集到的船舶污染物有序分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含油污水。

  在高新物流空港园区码头,船舶智能垃圾接收系统负责人孙建中现场打开“船E行”APP进行了演示,将接收的污染物投入相应柜中后,设备自动称重,靠港船舶身份信息与污染物送交时间、地点和送交量等相关数据一览无余。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京杭运河无锡段沿线港口码头共建设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68套,实现100%全覆盖,具备了“应收尽收”的能力。

  “整改整治”构建生态“蓝脉”

  清零!近日,在运河沿线的华清大桥东侧码头区域,随着新光储运非法码头遗留的两座吊机被强力破拆,列入我市内河港口码头环保问题整改及非法码头整治工作清单中的354个内河非法码头全部完成取缔。通过系统整治,全市内河港口码头在运营数量已由2019年的885个减少至目前的475个。

  “为了市民的‘幸福指数’,拆除取缔、岸线复绿这场持久战与攻坚战必须要打。”市交通运输局港航处副处长孙迅亦表示,“小、散、乱”非法码头扬尘漫天,严重危害河道水质且侵占宝贵的岸线资源,是“美丽河湖”的一条“疮疤”。

  码头整治做减法,岸线管控做加法。今年以来,全市通过“整治、整改”累积清理取缔内河非法码头191家,拆除吊机264台,恢复自然岸线11800余米,腾退土地超11.2万平方米;规范提升内河码头475个,其中完善环评手续302个。经过几轮系统整治,曾经的非法码头大多数整治为公园绿地,草木葱茏,绿意盎然;还有一部分则被改造升级为规范码头,赢得了附近居民的一致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市交通运输部门还与生态环境部门建立了港口码头联防联控机制,布控于京杭运河无锡段沿线的监控设备和水域电子围栏得到了加强,一旦有船舶靠近,电子围栏将自动报警,杜绝非法码头“死灰复燃”。

  水运防污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为严厉打击违规从事泥浆水上运输行为,交通运输局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执法再强化、护河再助力”专项行动,有效遏制泥浆(渣土)水上违法运输、排放等行为,助力“绿色水运”发展。

  “绿色航道”呵护一泓碧水

  最近,冬日的京杭运河无锡段一派热火朝天景象,运河无锡城区段疏浚工程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着。

  “每天大概要运淤泥十五六次左右。”见到无锡航道有限公司疏浚工程负责人王红旭时,他黝黑的脸上沁着汗珠。他介绍,大运河常年运输繁忙,近年来每年的船舶流量约达3亿吨,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部分运输船舶通行时由于吨位较高,易搅起底泥,加重沉积,泥沙沉积过多还可能导致船舶搁浅。

  “通过疏浚进行‘蓝脉’激活,运河的靓丽面貌将加快出新。”市交通运输局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水运服务科副科长徐云表示。航道疏浚工程一方面将促进运河水质改善与整体环境提升,助力“美丽河湖”建设;另一方面,运河通航条件也将得到改善,千吨级船舶“通江达海”安全无阻。

  来到新安水上服务区码头,记者发现,一艘艘停靠船舶都接上了岸上的电源,不再需要柴油发电维持运转。码头也告别了轰鸣的机器声与浑浊的尾气。工作人员周瑞芳透露,目前服务区共有12套充电桩,可同时供24条船舶充电,能满足各类船舶停泊期间的生活用电和蓄能需求。据悉,今年以来,京杭运河沿线普货码头共建成岸电设施55套,对于我市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打赢蓝天保卫战有着积极意义。

  河清岸绿,绿树成荫,鸥鹭飞翔……沿京杭运河而行,两岸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正徐徐铺开。在运河边散步是家住梁溪区香榭一品小区的市民裘阿姨最喜爱的休闲活动。“感觉水更清澈了,环境也更好了,看看景色,惬意得很。”

  (撰文:徐兢辉、朱圻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