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保障粮食安全,我市再出重拳。昨日,市粮食和物资应急保障服务中心项目开工。这个总投资6.6亿元的项目将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仓型、最领先的工艺,打造成全国绿色储粮标准化的标杆。市委副书记朱爱勋、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张生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峰枫、副市长马良、市政协党组成员陈锡伦出席开工仪式。
近年来,我市粮食安全和物资储备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但仍存在小散旧粮库约占30%、部分仓储设施水平不高的问题。为构建更高质量的粮食和物资安全保障体系,我市将在2022年至2024年淘汰40万吨原粮仓容,新建40.78万吨原粮仓容、3.5万吨成品粮仓容、2.3万平方米物资储备仓容。该项目打响了我市“十四五”粮食仓储设施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枪。
这个占地111.4亩的项目,集纳了哪些先进科技元素?从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了解到,这里的散粮高大平房仓将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双层顶自然通风屋面架构工艺及横向通风、充氮低氧保粮技术,可实现准低温储粮保管,(下转第2版)
打造全国绿色储粮标杆
(上接第1版)达到绿色储粮目的;成品粮低温库将设立密集型存储货架,引入“码垛机器人”,成为国内第一个采用提升机+穿梭车为组合的全自动化专门成品大米存储仓储设施。
据悉,该项目建成后,将与现占地353亩的无锡粮食科技物流中心一期项目连成一体,形成集粮食仓储、物资储备、粮食物流、粮食加工、市场交易、信息化服务、质量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粮食物资保障平台和综合型科技物流园区,更有力地保障区域粮食安全。
(朱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