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无锡日报 记者 单红
出 品 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数据新闻应用中心
数据支持 无锡市体育局
无锡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
数据分析 无锡大数据有限公司
时值岁末,年度《无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来了,这既是一张新年贺卡,将“安康快乐”直观地派送每一位市民;又是一张运动处方,把“科学健身”温馨告知每一个“动起来”或者“要动起来”的人。
报告中的数据,藏着无锡体育人口逐年递增、体质不断增强以及这座城市在“全球体育影响力国家和城市指数报告”榜单位次跃升的“密码”。这些数据,在反映人口体质变化的同时,充分折射无锡的城市环境、市民生活习惯,为倡导科学健身提供数据支撑。
“10分钟体育健身圈”与43%体育人口的正关联
去年,是全国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年。而在国测基础上,无锡每年进行市级层面国民体质监测,动态了解国民体质现状及变化规律,以此作为调整全民健身工作重点的重要参考数值,同时,通过体测为市民开具“运动处方”。
“我市共2万人次免费进行国民体质监测。在国测中,抽取3200个样本,总合格率为93.1%;在市测中,抽取5265个样本,总合格率为96.71%。”市体育局群体处处长刘新才表示,由此数值得出结论——无锡市民体质逐年增强,得益于全民健身普及及城市健身环境的大幅优化。
采访中得知,无锡体育人口达43%,在全省居于前列。这意味着,这座城市将近一半人口为常运动人群。这个数值与不断提档升级的“10分钟体育健身圈”形成正关联。至“十三五”末,全市累计投入约15亿元,打造市、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体育设施体系,建成各级各类体育公园227个、健身步道2629公里、健身路径7686套,社会足球场所155片。
仅今年而言,随着利用城市闲置地块建设公共健身设施,在城市空间有效做好“金角银边”文章,无锡净增近9万平方米公共健身区,百姓可以在屋顶足球场踢球,可以在灯光球场打篮球,可以在花海中徒步,可以在游园中锻炼,甚至可以在高架桥下打网球、玩滑板……
无锡公共体育场馆设施改建,将健身、绿化、便民融入一体,将体育设施与绿化景观巧妙融合在一起,甚至成为改善营商环境的举措:位于新吴区的江苏棒球训练基地,双休日、节假日便向周边喜爱棒球运动的日、韩等投资者及员工开放,深受好评。
动感、时尚、健康,这些字眼,成为无锡城市气质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座跃动之城,在数据中跃然眼前。
无锡“小囡”身高逐年递增,小胖墩同比增多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传统思维中,江南孩子身高不占优势,但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无锡孩子身高正呈逐年增长之势。
从体测指数来看,以6周岁幼儿为例,他们的身高与去年同年龄段孩子相比,增高0.24厘米。纵观近三年的体质监测指数,同年龄段幼儿身高逐年增长。
无锡“小囡”身高长高了,“这与营养结构发生变化有关,更与运动习惯有关。”无锡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主任陈玮表示,无锡孩子身高、体型,向高挑、匀称方向发展,与膳食结构优化及运动爱好养成呈正比。
无锡人的餐桌上,膳食结构正朝着“反三角形”演变:早餐丰富,吃得像皇帝;午餐适中,吃得像平民;晚餐少量,吃得像乞丐。牛奶、面包、鸡蛋、包子、馒头取代传统的泡饭、咸菜、萝卜干,成为无锡孩子的早餐标配。良好的膳食结构,特别是牛奶及乳制品摄入,起到良好的补钙作用,成为无锡孩子长高的“推进器”。
膳食结构优化的同时,家长注重提升孩子身体素质,跆拳道、空手道、轮滑、拉丁舞、乒乓、游泳、武术、室内冰雪运动等体育兴趣班,名额常常一抢而空;双休日,城市广场、游园、小区休闲地带,时常看到家长带着孩子学习跳绳、拍球、骑车等运动,这有益于增强孩子体质,长高变壮。
值得注意的是,无锡孩子“长个子”的同时,体重也呈同比上升之势:无锡幼儿体重均值为20.14千克,比2019年年均值高了0.22千克,小胖墩数量依然不减。“由此可见,无锡孩子的体质,仍有提升空间。建议小胖墩们每周运动3至4次,每次达到30分钟以上的中等运动强度。”陈玮如是说。
无锡孩子身高在长,但成年人的身高却在逐年下降:2020年无锡市成年人身高均值为165.75 厘米,比2019年年均值低了0.08厘米;2020年无锡市老年人身高均值为160.44 厘米,比2019年年均值低了0.92厘米。“老缩”这句俗话,在报告中得到科学数据支撑: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下降、钙缺失成为不可逆现象。
如果说,老年人“老缩”是一种自然现象,那么,成年人身高“萎缩”,则与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自驾车代替自行车,在手机、电脑前沉迷时间太长,主动运动时间明显减少,同时缺乏太阳光照,“骨银行”透支现象突出。
年龄越大,体质越好,“冻龄”秘诀藏在这里
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徐女士,每周去健身房进行3至4次体能训练,其他日子在小区健身区域做一些简单锻炼。常年健身,使她比同龄人外表看上去年轻不少。
医护人员楚楚,是一位健身达人。她是锡马赛道上一名配速员,常年规范化训练,让她很难看出是一位儿子已经上学的“孩他妈”。
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自2016年起,无锡成年女性体质明显优于男性,历时多年始终保持这一优势。相比于成年男性,女性对自我身材管理有一定要求,平时常进行慢跑、瑜伽、普拉提、广场舞等活动,“冻龄”的秘诀就是健身。
同样“冻龄”显年轻的,还有65至69岁的老年人。在全市43%体育人口中,他们成为主力之一。报告显示,无锡老年人体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9.00%,高于幼儿的98.47%和成年的95.44%,相对来说,老年人体质合格率较高,充分说明无锡老人生活幸福又健康。
按年龄组细分的数值更直观:成年人40岁至59岁年龄段中,高年龄段组得分均高于低年龄段组。老年人4个年龄组中,65岁至69岁组总体得分最高,各组得分中女性优于男性。这充分表明:有钱又有闲的老年人,对健身锻炼更为重视,良好的锻炼习惯使他们体质更强壮、容貌显年轻,正所谓的“付出总有回报”。
人生“黄金期”人群,体质拉响“亚健康”警报
爱运动的青年人,是国民体质监测报告中的成年人组别的子项,他们使成年人20岁至39岁年龄段体质合格达标分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由于40岁至59岁年龄段的人群达标合格率不高,导致成年人总达标率在所有组别中最低。
处于人生“黄金期”的中年人,体质拉响“亚健康”警报:成年人身高平均值均低于去年,骨密度下降、钙缺失提前;体重均值为66.23千克,比2019年年均值高了0.6千克,体形“发福”;在纵跳、俯卧撑/跪撑、选择反应时这几个重要身体素质指标上,与去年相比均有所下降。
“40岁至59岁年龄段的成年人,生活、工作压力较大,平时缺乏锻炼,导致该年龄区间人群体质下滑。”市体育局群体处负责人表示,该报告提醒那些忙于工作的中年“低头族”,是时候“放下手机”,“离开电脑”,每天运动半小时至1小时,关爱自己的身体。
在采访中得知,我市将通过举办职工运动会、线上长跑等活动,让这批处于生活、工作双重压力下的成年人,在运动中放松身心、舒缓压力、增强体质。
无锡人深谙: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是1,没有1,后面有再多0也是枉然。那么,来吧,燃烧你的卡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