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警方周刊

我为群众办实事

  ●开展“全民反诈”行动守牢群众钱袋子

  今年以来,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深入推进全民反诈行动,全力构建“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联动、网格管控、全民参与”反诈防骗治理新格局。截至11月底,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压降35%以上,高于全省平均降幅,无诈机关(单位)、企业、学校、医院和社区(村)总体覆盖率74.8%。

  ●维护道路交通安全保障群众平安出行

  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成立道路交通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从源头监管、隐患治理、路面整治、基层治理等多维度提升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质效。市级交通设施显见性问题整改率100%,市区两级挂牌督办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改率均达100%。

  ●新一代“雪亮工程”筑牢市域社会治理“智治”之基

  市公安局持续开展全市新一代“雪亮工程”建设,让建设的红利向社会防控的薄弱点、关键点覆盖延伸。通过超额完成430所智慧技防校园、778个智慧技防公交站台、916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技防建设等,进一步筑牢市域社会治理“智治”之基。

  ●电动自行车登记服务零距离

  市公安局在全国率先研发开通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线上服务系统。自系统投入使用以来,车主通过无锡交警微信公众号等提交登记信息1616条,审核通过邮寄号牌1267块。这一“线上申领、后台审核、线下邮寄、到家安装”的全新模式,让广大电动自行车主真正体验到足不出户的“零距离”服务。

  ●打击治理跨境赌博犯罪

  市公安局始终保持“追着打、精准打、持续打”的工作态势,全链条开展打击治理工作,全市共侦办跨境赌博案件46起,涉案资金流水140亿余元,查扣冻结资金总计3亿余元,抓获犯罪嫌疑人681名,封堵网赌平台或实体赌场48个,扎牢防控堵截跨境赌博的篱笆墙。

  ●推出便企利企举措

  治安部门研发锡政通“慧企”平台,2100余家企业完成网上备案登记避免“舟车劳顿”。推出取消公章刻制业特种行业准入数量的限制规定以及保安服务公司设立申请注册资本证明材料容缺受理等多项便民利企服务措施,全市5家公章刻制企业、41家保安服务公司受惠。

  ●开展危险物品专项整治

  市公安局组织开展全市“剧毒易制爆易制毒”三类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排查2600余家企业通报主管部门归口管理,核发危化品购运许可及备案13万余份,加强从业人员经常性教育培训,严防危险物品丢失、被盗抢,努力实现公安危化品安全监管领域重特大安全事故“零发生”。

  ●深化“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

  交警部门通过交管业务窗口、路面大屏、高速公路服务区等播放“一盔一带”专题公益宣传片,开展面对面宣传600余场次。同时紧盯各类重点车辆和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秩序的顽症痼疾,现场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86.5万余起。常态化做好交通安全设施排查,整改人行横道线391处,新增、完善、调整交通隔离护栏、警示桩2700余处,市级交通设施显见性问题整改率达100%。

  ●推进派出所综合窗口建设

  市公安局将涉及个人的车驾管、户政、出入境业务中的36个高频服务事项集中至综合服务窗口办理,拓展派出所“综窗”服务事项清单范畴,创新应用“三合一”照相软件,方便窗口民警操作,提升群众办事体验。目前,全市已建成39个派出所“综窗”投入运行,累计办理“综窗”业务7.47余万件。

  ●推行老年人专项服务

  出入境部门设立老年人“全流程陪同绿色通道”,开通预约咨询服务专线,为老年人提供政策解答专门服务。在出入境服务大厅为老年人提供老花镜、饮水机、口罩、急救药品等便民设施,设立“敬老专座”,推出60周岁以上老年人申办出入境证件可直接复用5年内证件照片政策。

  ●拓宽群众自助服务网点

  市公安局全力推进巡处一体化改革,建成33个新型警务工作站,每站设置24小时智慧自助服务区,配备自助申领服务终端,提供交通违法缴罚,居住证领取、签注,出入境证件签注等业务,提供非公安类政府服务的一站式查询功能,累计服务群众6万余人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