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专题 发布厅

国务院多措并举抓实春运疫情防控,引导科学有序出行,防止一刀切

最大限度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春运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强科学精准防控,针对春运期间人员流动密集情况,完善和抓实春运疫情防控。

  2022年春运将从1月中旬开始,到2月下旬结束。交通运输部应急办副主任卓立表示,据初步预测,2022年全国春运客运量较2021年的8.7亿人次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甚至将超过2020年的14.8亿人次。

  在此情况下,要切实压实地方责任,因地制宜开展保障春运的相关措施。会议提出,落实地方主体责任,根据疫情风险情况引导科学有序出行,防止一刀切。为保障旅客出行有序,降低旅客在途聚集的情况,会议提出,引导企业、高校错峰避峰安排放假和人员返岗返校,适时组织“点对点”运输。同时,实施旅游景区限量预约、错峰接待。

  加强疫情防控,需要在源头做好保护措施。会议提出,加强候车候机等场所消毒,严格落实体温检测、戴口罩等要求,采取线上售票、增加安检通道等方式避免人员聚集。通过强化消杀措施、减少旅客之间接触等方式,能够最大限度降低病毒在人群中进行传播的风险。同时,针对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相对薄弱的情况,会议提出,加强农村地区交通运输疫情防控。而交通运输部近日所采取的“为集中返乡返岗的农民工提供‘点对点’的运输服务”等措施,也正是会议精神的体现。

  全国疫情多点散发,如何控制疫情扩散蔓延?元旦、春节临近,如何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热点问题进行回应。

  近期,我国多地出现本土病例,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陕西西安疫情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且病例有外溢到省内和省外的情况,风险人员排查和管控措施需要进一步加强,后续疫情在社区传播风险较高。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不动摇,坚决果断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发生疫情的地区,在全力以赴遏制疫情传播蔓延的同时,要千方百计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看病就医需要。

  元旦、春节假期即将来临,境外回国人员开始增多,如何做好口岸的疫情防控?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副司长李政良表示,要严格口岸卫生检疫,排查所有入境人员的涉疫风险;加强入境货物检疫,强化境外源头管控;严格做好入境客运航空器终末消毒的监督工作;严格做好一线工作人员安全防护,切实防范职业暴露风险。

  对于进口冷链食品,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经营司副司长党倩英介绍,市场监管部门严格规范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及时有效开展涉疫食品排查,严密防范新冠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的风险。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余昌国提醒游客,要提前了解出发地、目的地最新疫情防控政策,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旅游。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