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双节”临近,我市肉菜、水产等农副产品的供给形势如何?昨日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我市正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目前“菜篮子”货丰价稳。
昨日一早,记者在方庙市场看到各种蔬菜绿意盎然。虽然已进入数九寒天,但这些新鲜叶菜的价格不算太高,大部分在每斤5元以下。“这些菜主要从南方过来,只要不遇上恶劣天气,基本上两天可以到,供应和价格相对平稳。”一位摊主告诉记者。在肉类区,同样摆满了新鲜的五花肉、肋条、里脊肉、排骨等产品,供市民选购。经营户表示,最近猪肉供应充足,肉价较12月初每斤降了1—2元。
水产品市场销售也呈升温态势。苏南水产城经理荣光伟介绍,虽然螃蟹季进入尾声,但青鱼陆续开卖,销量正在一点点起来,目前每天的交易量在5吨左右。今年青鱼的初上市价格也不贵,每斤批发价在8.5—9元。此外,像鲫鱼等淡水鱼的价格也已从最高时每斤15元回落到8—9元。“未来半个月里,只要产地不封冻、交通保持顺畅,价格不会出现明显的波动。”荣光伟说。
从无锡市价格监测认定中心对市区十家农贸市场的监测数据来看,近期“菜篮子”产品价格总体趋稳。其中43个蔬菜监测品种零售均价较12月中旬下跌0.37%;精瘦肉零售均价略有下调,降幅1.29%;5个淡水鱼监测品种较12月中旬微涨0.25%。
市价格监测认定中心负责人表示,目前猪肉市场依旧保持着产能偏高、供给宽松的局面,元旦假期市场猪肉需求增量有限,预计后期猪肉价格将维持震荡偏稳的态势。而蔬菜市场随着元旦等消费旺季临近,需求量将进一步提升,叠加寒潮等不利天气推升蔬菜田头收购价格及运输成本,后期价格可能会出现波动。“我们将继续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巡视,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态,一旦发现价格异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立即预警预报。”负责人表示。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显得尤为紧要和关键。为做好低温寒潮和“双节”市场的保供工作,市商务局从上周起就已统筹资源,联动朝阳、天鹏等重点供应企业,加强对生猪、蔬菜等产品的调运、储备和市场的及时供应。
凌晨的朝阳农产品大市场里车水马龙,一车车来自全国各主产区的蔬菜从这里运往全市各个销售点。蔬菜市场经理尤勇介绍,最近一周每天的供应量在2200吨左右,其中本地菜供应达到了300吨,均高于往年。价格较前期有所回落,每斤批发均价1.7元,其中白菜、萝卜、青菜等价格都在1元以内。“我们已开启了一年一度的冬季储备,每天滚动储备各类蔬菜2000吨。”尤勇透露。
天鹏也提前做好了保供方案。“在春节前35天,我们将确保15万头鲜猪肉、1.5万吨冷冻生鲜荤食品、650吨熟食制品的供应量。”天鹏集团副总经理许伟芳介绍,针对可能出现的严寒、冰冻、雨雪等恶劣灾害性天气也已准备了应急预案。在猪肉货源组织上,将通过从湖南、湖北、安徽等生猪基地长线采购加从徐州、淮安等短线补给的方式确保供应。同时充分发挥冷库优势,增加冻品,与猪肉互为补充,以丰富和调节非常时期市场荤食品的供应。(祝雯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