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上午,古运河上又添新地标——羊腰湾慢行桥正式开通(上图)。该桥位于槐古支路和羊腰湾路之间,是古运河东西片区的重要交通连接线,打通片区微循环,沟通羊腰湾路和朝阳市场,分担古运河西侧解放南路的慢行流量。“这座桥通行后,原本从家到朝阳市场20分钟步行路程,现在只需要2分钟。”家住风雷村的78岁老人沈锡培告诉记者。
“通过这座桥,就是朝阳农贸市场,再向前就是解放南路人行天桥,运河上形成了中山路到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步行新动线。”古运河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桥通行后对完善城市支路网布局、结构,提高区域路网通达密度、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整体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羊腰湾慢行桥桥长为40.8米,西侧驳岸标高为3.0米左右,东侧驳岸标高3.8米左右。该段古运河为旅游航道,最高通航水位2.5米,通航宽度12米,通航净高2.5米。以圆弧拱造型为依托,采用单跨固端钢梁,河中不设置桥墩,整体造型轻盈通透。记者在现场看到,桥梁装饰设计以古运河两岸垂柳、柳叶飘逸的姿态为元素,装饰桥梁两侧外挑飞翼,打破桥梁平面的直线感觉。“在建造过程中,我们还提取了江南渔网编织用的鱼梭、梭子等元素,构成栏杆立片的造型,连续排列。” 江苏古运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桥面铺装采用石材铺装,只供行人通行。
羊腰湾慢行桥开通的同时,已有91年历史的大公桥也于昨天完成改造提升。1930年4月这座在清名桥与跨塘桥之间的桥梁完工,并定名“大公”,该桥系三跨钢筋混凝土桥。这次的提升改造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大公桥原貌。
随着向阳路、金钩桥路两路贯通,解放南路人行天桥、庵河桥、南水仙桥、羊腰湾慢行桥的建成,和即将建造的新塘泾桥、古窑桥、界泾桥,运河边城市路网布局将不断完善。(韩玲 图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