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大学教授长期“驻扎”无锡小学

我市基础教育与知名高校频频“牵手”,要“光环”更要“内驱力”

  前不久,南京师范大学滨湖实验学校(蠡湖小学部)副校长姜心赟朋友圈一则“欢迎南师大尹宗利教授加盟南师蠡小”的留言获得诸多关注。“许多同事都评论,曾经的大学导师居然入驻无锡的小学了!”姜心赟笑言,接下来一年,尹教授都将驻扎在南师蠡小。

  近期,省内外知名高校与我市中小学合作的消息频传。看到无锡基础教育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家长亦喜亦忧:拥有高校“光环”的学校能否具备与之相符的实力?

  多形式“牵手”高校,以行动回应家长疑虑

  近两年,无锡中小学与省内外高校频“牵手”,合作方式不断创新。

  上月,是滨湖区在高校合作项目上持续发力的一个月。继南师蠡小成为区域基础教育与高等院校合作共建的“样板”后,滨湖区又与华东师范大学签署联合办学协议书,共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无锡滨湖学校。同月,北京师范大学加盟滨湖教育。梁溪区于2019年起就组织实施“高校支持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区内14个教育单位分别与省内外9所高校达成合作。

  知名高校的品牌效应让合作学校“自带光环”,但实力才是家长的“定心丸”。南师蠡小一年级学生家长任海栋坦言,学校建设初期,很多家长都在观望,心有疑虑。南师大是否仅仅挂个牌?决定学校未来发展的校长谁来担任?师资配置如何保证?

  一个学期来,南师蠡小消除了家长的疑虑。姜心赟表示,学校与南师大为紧密型合作,高校方不仅定期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还会考核每位入职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学校和滨湖区的融合情况、教学质量和成果等都在南师大的重点监管范围内。”

  最近,走进南师蠡小的课堂,经常能看到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尹宗利教授手持纸笔坐在教室后的身影。除了参与各学科组的教研和备课,他还会应老师们的邀请,亲临课堂听课。此外,尹教授还与南师蠡小校长张明凤及4名骨干教师结为师徒,助力该校师资队伍成长。

  “南师大的教授就在我孩子的学校,这是我此前从未想象过的大福音。”尹教授入驻南师蠡小的消息不胫而走,包括任海栋在内的一众家长对学校的未来发展信心更足:“这下学校师资队伍定会越来越强。”

  一起向未来,学校谋求蓬勃发展内驱力

  无锡不仅在请高校“走进来”,还为多所高校毕业生提供教学实践机会,以此吸引优秀人才在锡扎根。去年7月,梁溪区教育局与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4所师范类高校签署实习(就业)基地协议,34名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于去年9月来到梁溪区,在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无锡市东林中学、无锡市连元街小学等学校实习。采访获悉,到侨谊中学实习的18名研究生中,有5名已经签约成为该校新教师,李沐阳就是其中之一。“实习期间,侨谊中学给我们安排的导师皆为学科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我和导师的交流不止于教学,闲时还会聊聊在锡生活。”李沐阳说。秋季校招开始后,她就毫不犹豫地报名了梁溪区教育局的招聘。今年3月,李沐阳就将与一批签约新教师来到锡城,开始岗前实习。

  “一起向未来。”侨谊中学校长钱军总结道。继2019年与华东师大合作后,侨谊中学于去年12月官宣“牵手”南京大学,探寻发展新思路。“近年来,在高校专家的引领下,学校教师整体实力在提升,内涵建设在不断深化,这些将成为学校未来几十年蓬勃发展的内驱力。”钱军说。

  与高校合作的过程中,无锡中小学把目光放得长远。在钱军眼中,南大能够成为侨谊中学与省内外优质初高中学校交流的桥梁,“若环境允许,我们计划邀请南大教育专业研究生进校与青年教师交流,还期待省内外的品牌初中校教师走进侨谊。”南师蠡小则希望借助南师大的强力智库,将校气象站建到周边社区,拓展学生校外实践空间,打造更专业的科技校本课程。(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