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 7日,记者从北京冬奥组委有关部门了解到,曾执导过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张艺谋再挑重担,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如图),他也成为世界第一位执导夏奥和冬奥开闭幕式的“双奥”总导演。
本届冬奥会开闭幕式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表达,以“简约、安全、精彩”为创作原则,立足于从全世界的角度展望美好未来,通过融入科技创新、低碳环保和运动健康理念,努力向世界奉献浪漫、唯美、温暖的盛会。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于2月4日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上演。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国家体育场运行团队主任常宇向新华社记者介绍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主创团队中有多位成员参与过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创作,其中,蔡国强、沙晓岚、陈岩再次分别负责视觉艺术设计、灯光设计和美术设计。另外,主创团队体现了老中青结合的特点,技术总监、音乐总监、视频总监、文学撰稿都是“70后”和“80后”。
据张艺谋介绍,2022年冬奥会的开幕式,时长不到100分钟,演员规模约3000人,与4个小时、15000人的2008年相比,真的不一样。
一朵雪花传递人类共同情感
张艺谋介绍,开幕式大的主题与冬奥会口号一致——“一起向未来”。
具体来讲,他用了一中一西两句话形容——李白的诗“燕山雪花大如席”和西方俗语“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是相同的”。“希望通过一朵雪花来传递人类共同的情感,没有两片雪花是相同的,但今天大家汇聚在北京,共同成为一朵璀璨的雪花,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的理念,和‘一起向未来’这样人类共同的情感。”
2022年当然与2008年时的情形不同,这一次的开幕式,将更立足于未来,更立足于“人类的、共同的”。因为无须再过多介绍自己,而是要说“我们一起为了什么,我们一起能做什么”。
从“我”到“我们”,从“讲历史”到“向未来”,张艺谋表示,这背后当然是国家实力和地位的提升,中国人自信心的提升。
简约精彩 不用“人海战术”
2022年冬奥会的要求是“简约、安全、精彩”,开幕式也将以此为标准。
简约是打头的。首先是时长上的简约,张艺谋透露,2008年开幕式4个多小时,而这次不会超过100分钟。既是节俭办赛,也是考虑到冬天天气寒冷,观众和嘉宾都在露天,此外还有疫情防控的要求。
其次是人数上的简约。2008年开幕式有15000名演员,而这一次将会大幅度减少,演员约3000人,意味着不再依赖“人海战术”。
在艺术表达上,张艺谋承认,如何做到又简约又精彩是最大挑战。“我们不再设定一个大规模文艺表演的框架,是要收,然后把文艺表演和仪式流程融在一起,而不是一个板块一个板块来区分。”
但简约不等于简单。他表示,将展现空灵、唯美、简约的现代艺术风范,传递冰雪晶莹剔透的浪漫感,另一种美学概念。
而从目前几次排练的情况看,他觉得“现在节奏还不错,一气呵成,像一部电影长度一样”。
点火或成最大亮点
点火有望成为2022冬奥会开幕式的最大亮点。
张艺谋说:“点火的方式乃至火炬台的方式,是我们最大胆的一个设计和变革,百年奥运史上还没有出现过。”他判断,观众们看到点火方式最大的反应可能是“想不到”,但传达的理念又会“一看就懂”,所以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从接这个任务开始,我就一直想的是点火、火炬能不能有创新?正好我们的口号、低碳环保的理念,还有方方面面有了这样一个机会。”
闭幕式有致敬08的部分
这次也有致敬08的部分。他透露,在闭幕式的一个环节中,会有2008年一个瞬间的物理重现,而不仅是视频的重现。
他说:“互联网时代是很有趣的,当时就‘生死立判’。还没有演完,老百姓的各种评论、各种段子、各种金句就都出来了。”这一点同样让他感到压力。“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特点,瞬间决定。而2008年的时候,还要第二天等媒体的反馈。”
表达中国人的内心
张艺谋认为,疫情期间,国际形势有了新的变化。在更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前,“希望展现出中国人的自信、对世界人民的情感,我们一些伟大的理念和价值观,也包括新加入奥林匹克格言的‘更团结’,通过开幕式让人们看到中国人真正的内心,我觉得当然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