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育周刊

两部微电影新鲜出炉 主创团队是小学师生

影视进课堂,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更有热情

  “我们是锦园的小锦鲤,童行天下去探索!影视课程乐趣多,像花儿五彩的颜色!”1月7日下午,由无锡市育英锦园实验小学师生出演并剪辑制作的微电影《将相和》以及《陈云在上海》新鲜出炉。伴随微电影片尾的合唱声,学校报告厅内响起热烈掌声。在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探索中,育英锦园小学与区域内优质的影视基地达成深度合作协议,积极探索影视资源助力教学质量提升的路径。

  从零开始,师生首次制作微电影

  去年11月19日是育英锦园小学微电影开拍的日子。当天,师生来到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参观,走进录音棚录制片尾曲,最后在影城变身演员和导演。在筹备拍摄的几周里,师生合作,攻坚克难。编剧组不断修改剧本,演员组揣摩角色,服装道具组精心挑选演出服、制作道具……

  育英锦园小学学生桂凌是《陈云在上海》的出演者之一。“熟练背台词,一遍遍重拍,非常辛苦。记得有一场戏一直没通过,我当时很慌张,好在后来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调整了心态,找到了窍门。”学生范子豪在《将相和》中扮演秦王。“为了演好角色,我不断揣摩台词,绞尽脑汁地想究竟该用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来体现人物的心情,老师和同学在排练的时候也给了我很多帮助。”范子豪说,通过这次表演,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将相和》这篇课文,也相信自己能在下次表演中完成得更加出色。“以后学习了有意思的课文,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演一演,这一定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

  “最初,我排演了一部心理剧,没想到因此吸引了一批学生,很惊喜。”戏剧社团负责老师孙惠表示,从零开始,剧组成员们最终完成了剧本创作、道具制作、现场表演和拍摄等多个环节。

  当天活动中,定格动画社团制作的多部小短片也呈现在观众眼前,别样的“脑洞”让短片很是吸睛。“定格动画社团成立后,前来报名的学生很多,热情很高,这让我觉得十分惊喜。”定格动画社团负责老师刘骥艺介绍,为了帮助学生快速入门,她以生活中的食物、玩具为主角,教学生创作定格动画。“确定豌豆作为主角后,学生开始思考情节。他们把想法记录在便利贴上,分组创作分镜头脚本、制作道具、拍摄和剪辑。”刘骥艺表示,正如自己为社团起名“艺想天开”一样,希望为学生插上在艺术世界遨游的翅膀,让艺术点亮学生美好的童年。

  让影视教育惠及更多师生

  1月7日上午,育英锦园小学带来了语文、数学和英语三节公开课,这三堂课都运用到了影视资源,是该校探索用好影视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实践展示。育英锦园小学校长秦旭峰介绍,学校把优质的影视资源引进课堂,让学生在氛围渲染、情感烘托均到位的课堂中主动学习,效率更高。

  副校长叶微提出,接下来学校将扩大影视教育的覆盖面,“我们不仅要用好校外基地,有计划地组织更多学生去实践,还要让校园成为大舞台。”她表示,目前学校建有童话小舞台、情境主题区等多个影视实践场地,希望学生能更多地参与到剧本制作中,关注社会热点、校园生活,创作更多原创校园剧,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思考。

  育英锦园小学为何把发展特色教育的方向瞄准影视?秦旭峰表示,影视是综合的,可以让学生接触文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并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迁移到生活中。“近年来,教育部发布的多项政策都支持学校要积极开展影视教育,滨湖区有丰富的影视资源,我们认为开展影视特色课程顺应教改的趋势。”秦旭峰说。

  “推进影视教育不只是带着学生看和玩,而是希望学生借助影视这个载体,在跨学科的项目中,更好地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交流、学会表达。目前,微电影中学生的演技还比较稚嫩、后期制作还不够精细。但是对一个没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团队来说,这已经很不容易了。”秦旭峰表示,接下来,学校会对影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做更深入的思考和谋划,实现影视资源在学校的“软着陆”,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融入影视资源是学校接下来的目标。

  (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