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特刊

重塑开发区新发展形态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领域一项重要的体制创新,开发区从诞生之日起就携带并充满创新基因。对标先进,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根据时势变化及时重塑新发展形态,是开发区建设不断取得成功的法宝。

  立足新起点、放眼新追求,开发区要坚持把改革创新融入国家和省重大战略,把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纳入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和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长远考量,纳入省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决议》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科学谋划与决策部署中统筹推进,主动借鉴上海、深圳、雄安等先行者的理念和经验,虚心向南京、苏州等排头兵学习,突出创新发展,发展新经济、创造新供给,推动企业集群向产业集群转变、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变,形成属于自己的新发展形态。

  无锡高新区

  向“全国前十”挺进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无锡高新区始终不忘“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初心,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成为全市乃至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但也存在“国家级”能级没有充分显现、原始创新能力不够强、产城融合不充分等问题。无锡高新区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高新区将确立“层峰之上再攀高峰”的目标追求,主动对标苏州工业园区,在集聚创新要素、优化产业体系、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攀高比强、久久为功,力争“十四五”期间高新区排名迈进全国前十。

  一是努力做好“高”与“新”两篇大文章,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二是着力打造“6+2+X”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到“十四五”末产业总体规模超万亿;三是加快推动产城融合,着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城区;四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实现省级特色功能园区街道全覆盖,持续巩固开放型经济桥头堡地位。高新区上下将始终保持昂扬斗志,担当实干、勇毅前行,全力开启建设高质量落实新发展理念标杆示范区、争当无锡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先导引领区的生动实践。(杨明洁)

  江阴高新区

  十年再造一个高新区

  升格为国家高新区的十年节点上,江阴高新区实现了综合实力翻番,地区生产总值由306亿元提升到1185亿元,企业销售额从1888亿元提升到4500亿元。在工信部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中位列全国第42位、县级国家高新区第1位,形成了以特钢新材料及制品为特色,高端封测、生命健康、智能装备为支撑,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为战略的“1+3+1”的先进制造体系。

  “江阴高新区创造了‘十年再造两个高新区’的业绩,但也应该认识到,我们与‘优等生’昆山高新区的进步速度还有差距。”江阴市委副书记、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兴华指出。推进高质量发展,江阴高新区奋力狂奔。借鉴上海张江高新区实质性“一区多园”模式,加强对协同管理园区的创新引领作用;抓住长三角地区科创一体化机遇,“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创新创优“招才引智”模式;加大产业强区战略实施力度,加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改善营商环境,着重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改革,重塑开发区体制机制优势。“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不惧壁垒,加大各项工作的钻研力度、深度,真正实现江阴高新区‘五年冲进全国50强、十年再造一个高新区’的宏伟目标。”陈兴华说。(崔欣润)

  锡山经开区

  紧抓重特大项目落地

  锡山经开区以吴江经开区作为对标对象,虽然双方GDP接近,但吴江经开区在2020年度全省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位次居前。长期以来,开发区一直都是锡山吸引承载引领性强、发展后劲足的大项目、好项目的落户首选之地。在去年的“金秋招商月”和“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战略规划发布会”期间,开发区一举签约48个总投资793.9亿元的项目,且与头部基金深度合作,靶向招商,未来会有更多突破50亿元、百亿元重特大项目落地。

  招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打造更强特色产业集群是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十四五”期间需要答好的一张“答卷”。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陶波表示,持之以恒抓“产业集群+特色专业园区”建设,按照“六个一”高水平推进特色专业园区建设,加快建设中欧高端装备产业园,“锡山工业芯谷”一期尽早开工建设,光电信息产业园、人工智能应用产业园尽快完成土地挂牌。

  开发区坚持“科产城人文”融合,将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打造成太湖湾科创带创新策源新支点,构建以光电信息、生命健康、人工智能先进产业为主导,以绿色能源、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为补充的“3+X”产业支撑体系,实现生态科技城创新能力大提升,产业能级大增强,城市形态大跨越。(马悦)

  惠山经开区

  启动“两个加速”奔跑新赛道

  惠山经开区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江苏省唯一升格国家级的开发区,如何在新征程上更好地高质量发展?近日,惠山区委常委、惠山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孟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惠山经开区将大胆试,加快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数据链“四链”深度融合,形成高质量发展闭环;大胆闯,在国际化赛道上更多惠开企业身影;大胆干,锚定三年内实现5个“1000”目标,即固定资产投入、规上工业产值、基金集聚规模分别达1000亿,每年招商在谈项目投资总量达1000亿,每年保供产业用地达1000亩。力争到“十四五”末跻身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前50强”,全力服务无锡打造新发展理念实践示范区。

  “踏上国家级经开区全新的赛道,开发区将启动‘两个加速’。”孟栋说,加速塑造新发展阶段“王炸”,是基于现有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以长安创新未来城为新的活力枢纽,积极探索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等多元主体高度配合的“新研发”方式,全力推动精准医疗等产业集群崛起。同时还将加速推动千亿级基金规模成势。以惠开正合私募股权牌照为发力点,加快设立超200亿元的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基金,构建千亿级基金规模,覆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性投融资服务体系。(裘培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