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钱三弄70岁的李阿姨发出感谢信“小区改造天天变新,环境之美奔涌而至”,她代表全体住户,给政府、建设者们点赞。李阿姨说:“部队经济适用房得以改造绝无仅有,给了老军人大大的惊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1月5日,笔者来到无锡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惠峰服务站一探究竟。
纾解老军人“急难愁盼”问题
当天,改造后的老小区在蒙蒙冬雨下显得格外干净靓丽。上下台阶都有彩色明显标志,花坛里的植物郁郁葱葱。雨污分流、违建拆除、管网更换、加装电梯……原来环境肮脏、设施陈旧的老小区经过改造变为温馨宜居的新型社区,难怪老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
军休中心惠峰服务站站长介绍,惠峰军休所成立于1996年,2021年7月军休机构改革后更名为无锡市军休中心惠峰服务站,站内三个军休干部集中居住的小区都属老旧小区,随着时间推移,路面破损严重、公共设施老化、绿化布局不合理、消防及大型车辆进出困难等问题日益凸显……站内目前有196位军休老干部,其中160多位都已80岁以上,楼道内加装电梯的呼声越来越多。老旧小区的“通病”和军休干部的老龄化都给他们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
老军人“急难愁盼”问题,无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市军休中心高度重视。近两年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市军休中心紧紧抓住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契机,积极推进军休干部集中居住小区改造工作。在市属军休干部集中居住的小区中,已推动完成了惠峰新村155号小区和惠畅里小区的宜居改造。但李阿姨所在的惠钱三弄小区是部队建设的小区,管理权尚未移交地方,因此一开始并未列入地方宜居改造范围。面对军休干部们老龄化现状和迫切需求,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市军休中心积极与无锡市住建局等保持联系和沟通,最终将该军休小区纳入地方改造计划内。
2021年5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会同梁溪区惠山街道建设局召开小区改造座谈会,邀请了30多名军休干部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军休服务管理处处长详细介绍了改造的背景和前期沟通的情况,建设局的工程人员介绍了小区整改方案,就房屋维修、路面维修、管网改造、环卫设施改造、停车泊位、信报箱改造、绿化改造、休闲场所建设、修复增补消防设施以及完善配套设施等方面一一向军休干部征询补充意见。军休干部们就小区内一些具体改造细节提出意见和建议。现场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沟通。
在改造过程中,惠峰军休服务站尽可能提供便利。比如,腾出一层办公楼给施工队用作宿舍,保障他们休息时的用电用水。这不仅改善了施工方的居住条件,也为保质保量完成改造任务提供便利。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军休处和市军休中心领导也多次到现场检查改造情况,关注军休干部的改造需求。
老楼“加梯”按下“快进键”
市军休中心惠峰服务站在推进军休小区加装电梯工作上也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军休人员主导、军休站推进”的模式。2021年,惠畅里小区军休干部集中居住的住宅楼完成了4部电梯的加装,至此,惠峰服务站军休干部集中居住小区已加装了8部电梯,7部正式投入使用,1部等待验收。
电梯加装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选址、电梯选型、结构、设备及管线、消防与维修维护等一系列问题。另外,加装电梯还需要各楼层住户反复沟通协商,讨论缴费与补贴的标准和方式,甄选电梯品牌、安装公司、维修公司等一系列“人际”难题。如果由军休服务站用行政的手段大包大揽,反而达不到好的效果。因此,他们鼓励想要加装电梯的楼道自主选出懂政策、懂技术、善沟通、有充沛时间和精力做工作的军休干部去牵头,并在此过程中引导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80岁的杨阿姨是其中一个牵头人,她说,在整个过程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军休处及市军休中心服务站帮她查找政策依据,联系相关对接部门,还派车助她外出协调。虽然加装电梯过程烦琐,但在组织的推进下,终于顺利达成了目标。
截至目前,我市震泽三村、水秀新村等其他几个军休老旧小区改造也在积极推进中,改造内容涉及适老化设施改造、屋顶渗漏维修、水网线网改造等,将一举解决军休干部们关心的“老大难”问题。(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