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省《关于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提高执法的精准性,全面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市应急管理局推动执法模式“四个变化”,实现精准执法与服务指导并重,以高质量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
第一个变化:变隐藏式执法为告知式执法
为了着力减少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根据全省分级分类监管要求,日常执法中原则上一家企业对应一个执法层级的主体,每年度执法检查不超过一次。2022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制定后将在无锡市应急管理局官网进行公示,不仅公示计划执法数量,还同步公示计划检查的企业名单,提前告知这些企业做好准备。
同时,市应急管理局将对每一家计划内的企业寄送执法检查告知书,并根据不同企业类型,如:冶金、建材、机械、轻工、纺织、危化品等,分别制作执法检查告知清单,提前告知执法检查的事项,确保企业能够提前知晓是否纳入执法对象,主动根据自身情况,对照告知清单,梳理排摸安全生产工作的不足,提前查漏补缺,做好迎检准备,变隐藏式执法为告知式执法。
第二个变化:变分离式执法为沉浸式执法
目前,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将采取应急管理部推广的“三位一体”执法模式开展。“三位一体”执法是指在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过程中,采用“启动会+现场执法检查+总结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岗位操作员工全过程在场”“执法+专家”的工作模式,以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的效果。
实施现场执法检查中,要求被检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重要岗位员工全程参与,旨在解决以往执法企业仅有安全员等少部分人参加,主要负责人和员工对于检查情况无法亲身感受、对现场隐患危险性不知晓等情况。执法过程中,将全程邀请专家参与,协助执法,聘请安全生产专家与执法人员一同对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推行“说理式”执法,注重适用法律答疑解惑,现场提供安全咨询和整改援助,将服务融于执法之中。
第三个变化:变粗放式执法为精准化执法
一是科学确定执法对象。将安全生产风险等级较高、近三年发生过亡人事故、上一年度被纳入安全生产失信行为联合惩戒的生产经营单位确定为重点执法对象,从广撒网到抓重点。二是实施“清单式执法”。突出重点领域企业,将按照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深井铸造、有限空间、涉爆粉尘等行业领域企业分类,结合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分别制定执法检查清单,精准发力,查深查透企业安全管理根源性问题和常见现场隐患等老大难问题。三是优化第三方机构服务水平。目前,根据相关企业的信息反馈,安全评价机构和安全培训机构存在提供失实疏漏报告、安全服务浮于表面、培训教育流于形式等现象,现已开展针对“走过场”的专项整治行动,旨在通过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倒逼第三方机构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履行好自身职责,给广大的企业提供优质可靠的安全咨询和培训服务。
第四个变化:变处罚式执法为服务型执法
新《安全生产法》实施以后对于违法违规行为不仅提高了处罚金额,而且所有的违法行为均设置为“并处”,法律的刚性增加了,但是处罚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执法服务的温度更需提升。一是把执法检查的过程变成帮企业查摆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的过程,执法人员指导帮扶企业完成隐患的整改,形成隐患问题整改闭环。二是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在执法检查中,将向每家执法对象发放新《安全生产法》单行本,引导企业主要负责人带头学习,发动全体从业人员遵守法律,遇到法律问题主动向执法人员咨询。三是探索积分减罚(免罚)制度,类似于大家熟悉的驾照扣分后的学法免分制度,安全生产领域对拟作出行政处罚的企业,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丰富自由裁量考量内容,在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环节,企业主要负责人通过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并参加考核,获取一定学习积分,作为考量其对违法行为认知态度的依据,对于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被查实的轻微违法行为,实施从轻或者免于行政处罚。四是落实“无锡市安全生产执法监察网上即时评价制度”,执法人员在执法检查中会向执法对象发放廉洁执法告知书,自觉接受企业严格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