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警方周刊

“杀猪盘”、冒充“公检法”诈骗、冒充领导诈骗

警惕近期这三类诈骗案件高发

  春节将至,诈骗分子利用部分群众有急于投资需要、手头有积余资金以及企业主拜访客户、群众走亲访友之机,对我市群众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全市已有多名群众因遭遇“杀猪盘”、冒充“公检法”、冒充领导诈骗而损失巨大。

  近日,警方对被骗当事人逐一回访,均反映之前曾收到防骗短信、看到宣防资料或接受反诈宣传,但都认为自己不会上当而未认真阅读、详细了解,导致被诈骗分子盯上后很快掉入“陷阱”。在此,无锡市反诈中心提醒广大群众,为了您和家人的财产安全,请务必仔细阅读以下内容,认真学习高发案件手法特点,并将预警提醒内容转告身边的亲朋好友。

  让我们携手反诈防骗,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

  案例一

  2021年12月7日,市民朱某在家中浏览微信时,关注了一个财经股票类的公众号,后通过该微信公众号加入一QQ群。朱某点击群里工作人员发送的网络链接并添加自称深圳某公司工作人员QQ,对方告知其年底有一个重新上市的计划,以买入该股票可获得300%的回报为诱惑让他购买股票,朱某遂根据对方指示往指定账户转账进行投资。至2022年1月18日,朱某发现APP内账户余额无法提现,咨询深圳某公司官方电话后得知被骗,损失金额达100万余元。

  案例二

  2022年1月17日,市民彭某在家中收到一条短信,他点击短信内的链接,下载并进入“情海缘”APP,在APP客服引导下进入“易翰达”界面,完成注册并充值后进行“押大小”博彩。一开始,APP内有盈利并能提现,但到了1月19日,彭某提高投注额度,多次投注后全部输掉,损失120余万元。

  “杀猪盘”诈骗手段特征:

  1、诈骗分子利用网络平台冒充合法公司,设立山寨网站和机构,以服务费用低、投资台阶低、易操作、回报高为由,诱骗投资者。

  2、诈骗分子通过购买的虚假身份信息在一些婚恋交友网站注册,假扮单身高富帅、白富美、中年成功人士等身份,在婚恋交友网站寻找有恋爱需求的单身用户,增进信任与好感,并确立男女朋友关系,随后以投资理财或投注各类彩票赌博骗取受害人拿出全部资金进行投注,实施诈骗。

  案例三

  2022年1月5日上午,市民杭某在滨湖区家中接到一自称某市公安局经济刑侦队周警官的电话,对方称杭某的招行卡涉嫌一起洗钱案。杭某信以为真,于是加了北京民警的QQ,制作视频笔录,并按对方的要求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取款密码告知,导致银行卡上被转走67万余元。

  案例四

  2022年1月8日,市民黄某接到自称电信管理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黄某名下的一张电话卡涉嫌诈骗,后将电话转接到某市公安局。对方让黄某下载“JusTalk”软件称要帮他在网上做笔录,并以保护他财产不受侵害为由,让黄某通过网银转账给公安部门“指定账户”,黄某共计被骗70万余元。

  冒充“公检法”诈骗手段特征:

  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或先行冒充社保局、电信管理局工作人员后转接至“公检法”部门,以受害人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犯罪等理由,要求受害人将其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以此实施诈骗。

  案例五

  2022年1月4日,本市某私营企业财务人员李某在上班时收到“老板娘马某”的QQ信息,让他查一下公司账上余款,称有一笔保证金要支出。李某按对方要求查了公司账户余款,后又根据对方提供的银行账号,通过公司账户转账10万元。当李某打电话给马某进行确认时,马某称没有要求转账,李某这才发现被骗,损失金额10万元。

  案例六

  2022年1月18日,本市某私营企业负责人钱某在公司办公室收到自称是领导“张某”的微信,对方让他过两天到办公室见面。至20日早上,对方发来消息称有事要去基层,故无法与他见面,但随后以不方便转账为由请该企业主帮忙向指定账户进行转账,钱某相信后向对方转账共计28万元。此后,钱某电话联系张姓领导,对方称无此事才知被骗,共计损失28万元。

  冒充领导诈骗手段特征:

  1、诈骗分子通过技术手段获取公司人员架构,复制公司老总网络通讯工具昵称和头像图片,使用QQ(微信)冒充公司老板,假借和其他公司合作伙伴签合同等为由,将公司财务拉入事前准备的QQ群(微信群)内,让财务向对方公司的指定账户汇款。

  2、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手机通讯录和相关信息,冒充相关“领导”通过微信或QQ主动添加好友,随后用关心下属的口吻拉近彼此关系,降低受害人的戒备心理,并乘机以借钱、送礼、帮忙转账等花式理由要求转账。

  警方提醒:

  1、素未谋面的网友、网恋对象推荐网上投资理财、炒数字货币(虚拟币)、网购彩票、博彩赚钱的都是骗子。陌生链接、山寨网站要认真辨别、谨慎登录,一旦登录就极可能掉落诈骗分子设置的“陷阱”。“老师”“学员”都是托儿,炒股软件都是假,只有你是“真韭菜”。请理性投资,不要轻信短期致富的诱惑,对提供的所谓“内幕消息”要保持警惕,摒弃一夜暴富的观念,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2、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你转账汇款自证清白的,都是诈骗。公安、检察院、法院不会通过电话办案,逮捕证由警方在逮捕现场出示,不会通过QQ、微信等形式发放,更不会在网上查到,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接到此类电话,都是诈骗,一律挂断。

  3、无论是谁,通过微信、QQ、短信让你转账汇款时,一定要用电话、视频等方式核实,切勿盲目转账。企业要完善财务制度,必须严格履行财务审批手续,当收到汇款指示时,不要轻易相信,不要通过短信、微信、QQ等无法核实信息真假的通讯渠道传递转账指令。

  4、如遇上述类型诈骗,应注意保留聊天记录、交易记录、联系方式等证据及时拨打110报警。如遇类似情况难以辨别的,可打96110反诈预警专线进行咨询。

  5、诈骗手法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先骗取你的信任后让你转账汇款。因此请务必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要点、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同时,加强技术防范是避免被骗的有效途径之一,请广大市民通过手机“应用市场”或扫描二维码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完成注册认证。该APP由国家反诈中心开发,能帮助用户预警诈骗信息、快速举报诈骗内容、提升防范意识,请放心下载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