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对百尔制冷亚洲区总经理胡国强来说,他的“冬奥之旅”早在年前已经开启:赴京坐镇为首都体育馆冰场制冷系统“保驾护航”。因这片100%无锡制造的冬奥会“最美冰场”,无法赴现场观赛的无锡人,在另一种意义上实现了与北京冬奥会“零距离”!
一场“冰雪奇缘”,始于一次竞争激烈的招投标。“参与冬奥场馆建设招投标,当时心情十分紧张、激动;开标后,既感到荣幸,又感到重任在肩!”冬奥会4日开幕,回首来时路,胡国强依然记得那份“国家使命”带来的荣耀与压力。从技术人员的对接,到管理层的谈判,“技术优势、服务优势”成为百尔制冷强有力的王牌。
“节能+环保”,是百尔制冷的技术优势。“相比传统制冰技术,跨临界二氧化碳机组制冷技术,是世界最先进的制冷技术,其能耗降低约50%,碳排放减少到了传统设备的千分之一左右。”
7×24小时服务,是百尔制冷的服务优势。胡国强亲赴北京,就是兑现“售后服务”:“冬奥会举世瞩目,我们曾提前半年联系冬奥会组委会、工程商,是否需要百尔技术人员驻场?(下转第3版)
这片冰场让无锡与冬奥“零距离”
(上接第4版)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对方反馈技术人员不用进场,但我还是到北京来了,一旦有问题,便于及时处理。人在北京,随叫随应,总是安心些。”
首体冰场的神奇,在于环保、节能,也在于冰层转换:在2小时内完成“最美的冰”到“最快的冰”快速切换!北京冬奥会期间,首体冰场将进行短道速滑、花样滑冰两个项目的比赛,共产生14枚金牌。但这两种比赛需要的冰面条件并不相同,需要进行转换。去年4月份,场馆专门为冬奥会安排了测试活动,进行了7次两种比赛的冰面转换,均能在2小时内完成。这块神奇的冰场,核心技术就来自百尔。
“为冬奥会冰面提供技术支撑,彰显中国制造的科技力量,是我们的荣耀!”胡国强说,在中标后得知公司承制的冰面,将是中国冬奥项目的夺金热门场馆后,那份责任与使命更为强烈。
“冬奥会期间,我最关注的赛事,肯定是短道速滑与花样滑冰!”胡国强告诉记者,一是情感使然,这片冰场是他们承制的,自然更为关注;二是责任使然,坐镇北京,为冰场第一时间提供必要保障;三是助力冬奥,为中国健儿冰场绽放加油助威。
据悉,胡国强的“冬奥之旅”,与首都体育馆冰场的赛事紧紧相伴:所有赛事结束后,他才能放心返回无锡。而这片令胡国强心心念念的冰场,将于2月7日迎来最繁忙的一天:将产生3枚金牌,分别是短道速滑女子500米、男子1000米和花样滑冰团体赛金牌。(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