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颠覆传统 “不点”主火炬

——张艺谋及主创团队详解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极具诗意的倒计时设计、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浪漫唯美的雪花火炬台、璀璨夺目的数字光影、独具创意的环保点火,绘就恢宏壮美的视听盛宴……2月4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成功举行。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等主创团队成员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详解开幕式创意理念、数字科技、火种点燃等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有人问我开幕式最大伏笔是什么,我回答‘是一朵雪花的故事’。”他举例说,最开始观众得到的礼包、倒计时短片、参赛国家和地区引导牌、演员服装、部分表演的背景、主火炬,都有“一朵雪花”贯穿始终。

  张艺谋用了一中一西两句话形容——李白的诗“燕山雪花大如席”和西方俗语“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是相同的”。“这是我们精心设计的一种贯穿,每一朵雪花、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汇聚在北京,就会成为一朵最璀璨的雪花。”

  “这次开幕式最大的创新是点火方式和火炬台设计,可谓百年奥运史上前所未有:将熊熊燃烧的奥运之火,幻化成雪花般圣洁、灵动的小火苗,这一创意来自低碳环保理念。”张艺谋介绍,“这种改变是颠覆性的,有时我甚至问自己是不是离经叛道了。最终,这一方案获得国际奥委会支持,说明无论火焰大小,只要点燃大家的心中之火,就是最璀璨的圣火!”

  “整场开幕式由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群众、志愿者和运动员共同完成,共约3000人参与。”张艺谋说,“开幕式重在提高大众的参与度,把当今中国老百姓的精神风貌展现在全世界面前。”

  “在热场环节,从5岁的小朋友到大中小学生,再到70多岁的老年模特队齐上阵,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广场舞,展现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和喜迎新春的欢庆气氛。”张艺谋介绍。

  张艺谋说,本届冬奥会开幕式不再着重展现声势浩大、人海战术的节目,而是通过多个创意亮点展现传统中式浪漫和美学。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彰显中国风。谈及创意来源,张艺谋说,二十四节气凝聚着中国人观察自然的古老智慧,展现春夏秋冬时节更替中的如画江山,饱含冬去春来、欣欣向荣的诗意气韵,蕴含中国人的生命观、价值观和宇宙观。

  “约50分钟的奥运会入场式环节必不可少。如果没有巧思,观众势必感到冗长乏味。”开幕式视效总监王志鸥介绍,为此视效团队在竖屏的“中国门”和地屏上运动员的行进路线上特别设计冰雕中式门窗纹样,寓意开门迎客,地屏窗外则轮播中国一年四季的大好河山。张艺谋说:“我们的门窗纹样大概变化了三四十次,体现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丰满感。”

  开幕式上,巨型“冰面”地屏、闪亮“冰雪五环”、AR效果雪花等数字光影特效轮番亮相,实现多维视觉效果。开幕式灯光总设计沙晓岚介绍,为实现逼真的冰雪效果,整场开幕式运用实时捕捉、裸眼3D等多种演艺设备和技术,其中不少为全球首创,可以说是一项庞大复杂的数字创新工程。“其中,视效项目涵盖17个流程环节,包含5800多秒数字内容,约29万帧,渲染时长约2430机时。地屏(冰面)和竖屏(冰瀑)的视频分辨率极高,总面积约15个IMAX大小。”

  整场开幕式中,表演者的舞台是一块巨型光影地屏,营造出超大“冰面”的视效,每一秒地屏画面都在根据节目的调整而变化,或空灵或浪漫,呈现独特美学。

  “开幕式焰火表演秉持简约理念,时长总计仅约3分钟。环保弹药虽只有1800发,用量仅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10%,但更需精益求精。”蔡国强介绍,这次不再过多使用氛围焰火,而为冬奥会专门开发“雪花”“冰花”等多种造型的焰火品种,营造空中的“北国风光”。“同时,这次使用的特效烟花主要产自湖南、河北等地,均是高科技环保微烟化焰火,力求环保、安全。经过对发射药成分的改进,焰火药剂无毒、微烟,大大减少了烟花燃放时对环境的影响。”

  “当五环形状的焰火亮起,观众又回忆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个充满激情的夏天。”蔡国强说,“但与2008年单线卧式五环不同的是,本次开幕式闪耀的是双线立式五环,有‘双奥之城’之意,颜色更好看,造型也更饱满。”

  (据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题图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开幕式上的“致敬人民”环节。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