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兢辉、高美梅
虎年开工第一周,就在无锡,一场苏南“双雄会”,受到各方关注。
是什么让“苏南双雄”——无锡苏州两市连续两天,两次会商?答案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无锡始终牢记、紧紧抓好的“国之大者”。春节过后第一个工作日,省委省政府就召开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对抓好区域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和当前工作作部署。
春节假期后,无锡苏州就共同按下了协同“快进键”:2月8日,无锡市和苏州市交通互联互通第一次会商会议在锡召开,就两市综合交通运输衔接进行对接洽谈。2月9日,无锡市和苏州市一体化发展对接座谈会在锡召开,就产业科技创新协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对接洽谈。
“小会”不简单
表面上看,这两次的会商都是“小会”,会议人数不多,规模不大,会议讨论内容也只是围绕一些具体工作事宜,但这两次会议分量却很重。
且看讨论议题,8日讨论的就是交通互联互通。
众所周知,区域发展,交通先行。“随着苏锡常南部高速等交通设施的开通,推进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有了更加坚实的外部条件。”
在8日的会议上,从推进苏锡多层次轨道交通对接,到推动两市衔接干线路网规划建设,从高速通道,到普通国省干线,再到乡村“微血管”,从协同推动内河航运发展,到共同推进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做大做强,仅无锡方面就列举了22项事宜,几乎涵盖“海陆空”方方面面。
9日会商的内容则更加全面,除了交通,还涉及发改、科技、工信、环保、水利等诸多领域,涉及产业协同发展、科技创新联动、基础设施联通、生态环境共保、公共服务共享等五大类22个事项。
“联手、协同”结硕果
自2020年4月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签署以来,无锡和苏州两市在苏锡常合作框架内,加快对接、密切配合,共研究提出了两批合作事项清单,共48项,目前,各合作事项扎实推进。
在这两天的会谈现场,记者注意到一个现象,“联手、协同”是绝对的高频词:“我们和无锡交通局早已建了微信‘小群’。”“两市一衣带水,我们水利部门平时几乎每周都有沟通。”“在治超执法等很多领域,我们都是协同联动。”……
工作中的联手、协同,带来的是丰硕的成果。
就拿科技创新联动方面来说,在2021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无锡苏州等“二区六市”联合签署了《共建环太湖科技创新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目前,正在筹备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携手推动环太湖科创圈建设。
产业发展协同方面,联合开展了重点产业配套对接会,共同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适配与测试,共同推动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
基础设施联通方面,S342常熟西段工程等一批毗邻交通项目均已与苏州对接,苏州轨道13号线接入硕放机场已同步开展相关规划研究工作,锡张城际、锡虞城际开展相关前期沟通对接,无锡(含江阴、宜兴)已开通至苏州毗邻公交线路5条,推动共建环太湖四好农村公路全国示范路。
而在生态环境共保方面,更是成果斐然,两市联手推动大气污染联合治理,太湖水环境检测信息和太湖应急防控设施设备共享,两市聘任45名望虞河联合河长。
公共服务共享,也为两市百姓带来了实笃笃的获得感、便利感、幸福感,开展社会法人公共信用评价报告互通互认;建立了人力资源服务共享协作和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异地交流机制;推动成立“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城市联盟”,(下转第2版)
苏南“双雄会”,共谋协同计
(上接第1版)“苏锡常畅游卡”正式发行,探索区域长期护理保险公共服务一体化……
“全新阶段”由此开启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的飞跃。可以这么说,这两日,无锡与苏州就一体化发展进行的全方位对接,标志着两市的对接合作将开启全新阶段。
在交通互联互通方面,无锡、苏州两地达成共识——共绘一张蓝图,共商建设时序,共推“一张表”,共同向上争取,围绕苏锡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体化,确保目标落实到位,对重点项目加强对上沟通协调,积极向上争取,最大力度、最大限度争取更多的项目早日纳入上位规划,实现互利共赢。
心齐,力更聚。
下阶段,无锡与苏州将围绕产业科技创新协同,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推动设立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无锡分中心、推动创新资源协同、协同有序推进车联网发展等;围绕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联合做好长江大保护,推动大气污染、水污染联合治理以及太湖蓝藻联防联控协作;围绕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加强区域消费联动、与苏州自贸区联动,开展信用应用一体化战略合作,建立防汛防台联合调度会商机制等,共同打造区域合作标杆。
会上传出的一则信息让人振奋:在“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的基础上,两市很快就会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不仅有地铁、城铁这样的大规划,还有很多事关老百姓的“微幸福”。
大好未来,既是好邻居,更是好兄弟的“苏南双雄”,齐心共赴,两地融合发展的新高峰、新时代让人期待。